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 | 第9-11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| 第14-19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在互动发展机制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社会分工的作用机制 | 第14页 |
·基于价值链的作用机制 | 第14页 |
·基于生态群落理论的作用机制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创新的作用机制 | 第15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阶段 | 第15-17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的实现路径 | 第17-19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的机制 | 第17-18页 |
·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作用机制 | 第18-19页 |
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| 第19-31页 |
·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| 第19-23页 |
·我国制造业取得的成就 | 第19-22页 |
·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 | 第23-28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| 第23-27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 | 第28-31页 |
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31-36页 |
·实证研究的思路及模型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| 第31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1页 |
·格兰杰检验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| 第33-36页 |
·信息技术水平 | 第34页 |
·人力资本 | 第34页 |
·市场化程度 | 第34页 |
·制度法规 | 第34-35页 |
·文化水平 | 第35-36页 |
5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36-42页 |
·日本的经验 | 第36-37页 |
·美国的经验 | 第37-39页 |
·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6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| 第42-47页 |
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| 第42-43页 |
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发展的对策 | 第43-47页 |
·推进体制改革,创建和谐市场 | 第43-44页 |
·建设创新平台,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| 第44页 |
·企业创新与专业人才培养 | 第44-45页 |
·科学规划,集中布局 | 第45页 |
·完善行业组织与沟通机制 | 第45页 |
·择优而入,优化产业结构 | 第45-46页 |
·协调发展机制,推动融合进程 | 第46-47页 |
7 总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