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论人—物关系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尽己之性:人最为天下贵 | 第9-20页 |
(一) 人、物之源探究 | 第9-12页 |
1、天化育万物 | 第9-11页 |
2、人物之别 | 第11-12页 |
(二) 君子以修身 | 第12-16页 |
1、为学 | 第12-14页 |
2、君、师之教 | 第14-15页 |
3、精于道 | 第15-16页 |
(三) 君子的物观 | 第16-20页 |
1、义利两有 义以为上 | 第17-18页 |
2、重己役物 善假于物 | 第18-20页 |
二、尽群之性:明分安群 | 第20-26页 |
(一) 制礼明分 | 第20-24页 |
1、人生而有欲 | 第20-22页 |
2、划等明分 | 第22-23页 |
3、节欲导欲论 | 第23-24页 |
(二) 隆礼重法 | 第24-26页 |
1、注错习俗 礼之教化 | 第24-25页 |
2、引法入礼 法之约束 | 第25-26页 |
三、尽物之性:富国论 | 第26-33页 |
(一) 强本论 | 第26-29页 |
1、重视农业生产 | 第27-28页 |
2、工商业理论 | 第28-29页 |
(二) 裕民观 | 第29-31页 |
1、以政裕民 | 第29-30页 |
2、尚贤使能 | 第30-31页 |
(三) 节用观 | 第31-33页 |
四、荀子人—物关系的当代借鉴 | 第33-38页 |
(一) 义利两有、以义制利的义利观 | 第33-34页 |
(二) 重己役物、假物利人的用物观 | 第34-36页 |
(三) 黜奢崇俭的消费理念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