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--植物营养、代谢与呼吸论文

遮光和磷供应对菌根共生体碳—磷互作的影响及不同演替草原植物的菌根响应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共生关系第11页
   ·菌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菌根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菌根分类第12页
   ·丛枝菌根第12-16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生长发育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真菌分类及鉴定第14-15页
     ·AM真菌共生体宿主植物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·丛枝菌根与植物营养代谢第16-19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真菌与碳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共生体碳分配与光照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真菌与磷第18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真菌吸磷的生理机制第18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共生体磷吸收途径第18-19页
   ·丛枝菌根共生体的生态效应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共生体与生态系统第19页
     ·丛枝菌根共生体与群落演替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问题第20-21页
第二章 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2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22-23页
第三章 不同供磷水平接种菌根菌对玉米自交系L224磷吸收的影响第23-41页
   ·引言第23-2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4-3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样品收获及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·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 ·土壤不同磷供应强度试验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地上部叶片磷涂抹试验第36-37页
   ·讨论第37-38页
   ·小结第38-41页
第四章 地上部遮光对共生体碳分配及磷吸收的影响第41-55页
   ·引言第41-4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样品收获及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菌根生长效应第45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4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52页
     ·植株生长效应第45-48页
     ·分根试验根系生长第48页
     ·分根试验磷吸收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分根试验碳分配第49-52页
   ·讨论第52-53页
   ·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 土壤磷供给水平对共生体碳分配及磷吸收的影响第55-71页
   ·引言第5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5-5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样品收获及测定第57页
     ·植物的菌根生长效应第57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8-68页
     ·植物生长效应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双侧接种同一菌根真菌分根试验根系生长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双侧接种同一菌根真菌分根试验磷吸收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双侧接种同一菌根真菌分根试验碳分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双侧接种不同菌根真菌分根试验磷吸收第64-67页
     ·双侧接种不同菌根真菌分根试验碳分配第67-68页
   ·讨论第68-69页
   ·小结第69-71页
第六章 早期、晚期演替草原植物和外来种植物的本地菌根生长效应第71-83页
   ·引言第71-7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2-74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及布置第73页
     ·样品收获及测定第73页
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4-81页
     ·植物生长效应第74-79页
     ·菌根生长效应均值与变异系数第79-81页
   ·讨论第81-82页
   ·小结第82-83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83页
   ·研究创新点第83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9页
附录第99-105页
致谢第105-107页
作者简历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菌丝际土壤有机磷周转的微生物调控机制
下一篇: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DG8对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