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湖南旅游系统演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现实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7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·自组织理论的概念 | 第19页 |
·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9-25页 |
·耗散结构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协同学 | 第20-21页 |
·突变论 | 第21-22页 |
·超循环理论 | 第22-25页 |
第3章 旅游系统演化组织机制及表现形式 | 第25-31页 |
·旅游系统及其构成 | 第25-27页 |
·旅游系统演化的组织机制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表现形式 | 第28-31页 |
·旅游系统结构的自创生与维持 | 第29页 |
·旅游系统要素的自组织扩张 | 第29-30页 |
·旅游系统结构的自组织进化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运行机制分析 | 第31-40页 |
·旅游系统演化的条件与动因 | 第31-34页 |
·开放性和非平衡性是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必要条件 | 第31-32页 |
·随机涨落和非线性是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因 | 第32-34页 |
·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 | 第34-36页 |
·旅游系统序参量与支配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竞争与协同的动力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路径 | 第36-38页 |
·分岔与选择 | 第36-37页 |
·渐变与突变 | 第37-38页 |
·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超循环模式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湖南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现状分析 | 第40-60页 |
·湖南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因子分析 | 第40-50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0-43页 |
·因子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3页 |
·因子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因子分析结果 | 第46-50页 |
·湖南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灰色关联理论介绍 | 第50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| 第50-51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指标选取 | 第51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湖南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现状分析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| 第54-60页 |
·现状分析结论 | 第54-57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57-60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60-6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对策建议 | 第61-64页 |
·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机制作用 | 第61页 |
·提高区域和部门的协同发展效应 | 第61-62页 |
·创建湖南旅游系统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 | 第62页 |
·加快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步伐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附录 | 第68-9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