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1章 情况判决之一般理论 | 第10-14页 |
·情况判决的内涵 | 第10页 |
·情况判决的评价方式 | 第10-12页 |
·情况判决与其他判决类型的比较 | 第12-14页 |
·情况判决与撤销判决的比较 | 第12页 |
·情况判决与其他确认判决的比较 | 第12页 |
·情况判决与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的比较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我国情况判决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4-18页 |
·政策推广型行政诉讼制度类型是情况判决存在的前提 | 第14页 |
·客观诉讼模式是我国情况判决采用确认判决形式的前提 | 第14-16页 |
·情况判决采用确认违法判决方式的优势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我国情况判决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8-30页 |
·定义“公共利益”的困境 | 第18-21页 |
·对公共利益保护的正当性分析及其质疑 | 第21-22页 |
·利益衡量的参酌因素的缺失 | 第22-26页 |
·情况判决适用的新困境 | 第26-27页 |
·程序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行政行为变得不可撤销 | 第27-30页 |
·行政程序的落空直接引起行政行为变得不可撤消 | 第27-28页 |
·诉讼程序的不周全推动了不可撤消行政行为的产生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破解情况判决适用困境的途径 | 第30-39页 |
·相关程序制度的改进 | 第30-35页 |
·加强行政程序的公众参与 | 第30-33页 |
·“诉讼不停止执行”的限制 | 第33-35页 |
·情况判决本身的制度完善 | 第35-39页 |
·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| 第35-36页 |
·完善补救措施 | 第36-37页 |
·赋予法院依职权做出损害赔偿判决的权力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