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第1章 英国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概述 | 第11-24页 |
·英国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内涵 | 第11-12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确立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| 第12-13页 |
·以被告人权利为基础的“权利保护原则” | 第12-13页 |
·以司法利益为基础的“司法廉洁原则”和“司法抑制原则” | 第13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两种类型 | 第13-16页 |
·被告人不可能获得公正审判 | 第14-15页 |
·审判被告人是不公正的 | 第15-16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适用范围 | 第16-19页 |
·迟延 | 第16页 |
·证据的丢失、破坏 | 第16-17页 |
·侦查陷阱 | 第17-18页 |
·其他不正当行为 | 第18-19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判断标准和证明责任 | 第19-21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判断标准 | 第19-21页 |
·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证明责任 | 第21页 |
·适用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救济 | 第21-23页 |
·以“案件陈述方式”向高等法院上诉 | 第22页 |
·向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审查 | 第22-23页 |
·关于“侦查程序滥用规则”的几点启示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现状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立法状况 | 第24-25页 |
·实践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缺陷 | 第26-27页 |
·立法低位阶 | 第26页 |
·范围过窄 | 第26-27页 |
·可操作性不强 | 第27页 |
·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现状成因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正当程序意识薄弱 | 第27-28页 |
·追求犯罪控制,忽视人权保障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完善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9-33页 |
·完善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·维护程序独立价值 | 第29页 |
·规制侦查机关侦查行为 | 第29-30页 |
·保障被告人权利 | 第30页 |
·完善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可行性 | 第30-33页 |
·法律依据 | 第30-31页 |
·现实基础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完善我国侦查程序滥用的程序性制裁设想 | 第33-39页 |
·确立程序性制裁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人权保护原则 | 第33页 |
·程序法定原则 | 第33-34页 |
·比例原则 | 第34页 |
·设立科学的制裁范围 | 第34-35页 |
·构建完整的程序性制裁措施 | 第35-36页 |
·确立诉讼终止或诉讼无效规则 | 第35-36页 |
·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| 第36页 |
·设置程序性制裁具体程序 | 第36-39页 |
·启动主体 | 第36-37页 |
·启动时间和裁决者 | 第37页 |
·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 | 第37页 |
·程序性裁决 | 第37-38页 |
·救济措施 | 第38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