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星导航接收机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1. 引言 | 第16-20页 |
·概述 | 第16页 |
·国内外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| 第16-18页 |
·时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| 第17页 |
·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工作 | 第18-20页 |
·论文的选题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2. 卫星导航系统和常见干扰信号类型 | 第20-28页 |
·概述 | 第20页 |
·卫星导航系统 | 第20-23页 |
·几种主要卫星导航系统 | 第20-23页 |
·各卫星导航系统的比较 | 第23页 |
·常见的干扰信号类型 | 第23-28页 |
·潜在干扰 | 第24页 |
·人为干扰 | 第24-28页 |
3. 卫星导航接收机原理 | 第28-38页 |
·概述 | 第28-29页 |
·GPS信号 | 第29-33页 |
·GPS信号的生成 | 第29-30页 |
·C/A码的生成 | 第30-33页 |
·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| 第33-38页 |
·利用信号到达时间测距 | 第33-34页 |
·利用伪随机噪声码定位 | 第34-38页 |
4. 窄带干扰抑制的设计 | 第38-60页 |
·概述 | 第38页 |
·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原理 | 第38-40页 |
·窗函数的应用 | 第40-50页 |
·加窗造成的信号损耗 | 第40-43页 |
·窗函数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反加窗和重叠选择的组合方法 | 第44-50页 |
·干扰抑制门限的选择 | 第50-55页 |
·固定门限值选择 | 第50-53页 |
·自适应门限值选择 | 第53-55页 |
·硬件实现中的信号截位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截位误差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改善截位误差Dither方法 | 第56-60页 |
5. 窄带干扰抑制的实现 | 第60-78页 |
·概述 | 第60-61页 |
·开发环境 | 第61-66页 |
·开发工具 | 第61-63页 |
·VHDL硬件描述语言 | 第63-64页 |
·Xilinx FPGA处理器件 | 第64-66页 |
·窄带干扰抑制模块 | 第66-76页 |
·窄带干扰抑制实现流程 | 第66-68页 |
·FFT与IFFT计算模块 | 第68-70页 |
·加窗与反加窗模块 | 第70-72页 |
·ROM存储器模块 | 第72-74页 |
·重叠选择模块 | 第74-76页 |
·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| 第76-78页 |
·功能描述 | 第76页 |
·实体结构 | 第76-77页 |
·实现流程 | 第77-78页 |
6. 窄带干扰抑制的测试 | 第78-106页 |
·概述 | 第78-79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79-87页 |
·测试工具 | 第79-81页 |
·测试环境搭建 | 第81-87页 |
·窄带干扰抑制模块测试 | 第87-99页 |
·不同干信比和窗函数的测试 | 第87-96页 |
·1MHz窄带干扰的测试 | 第96-99页 |
·信号截位测试 | 第99-106页 |
·测试内容 | 第99页 |
·测试结果 | 第99-106页 |
7. 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10-11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