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接箍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柱抗震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·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研究 | 第10-13页 |
| ·焊接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研究 | 第13页 |
| ·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目的、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2 焊接箍筋混凝土框架柱试验研究 | 第16-30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6-18页 |
| ·试件设计 | 第16-18页 |
| ·材料的力学性能 | 第18页 |
| ·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| 第18-20页 |
| ·试验加载装置 | 第18-19页 |
| ·试验加载制度 | 第19页 |
| ·试验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试件加载过程及破坏现象 | 第20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3 焊接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| 第30-46页 |
| ·滞回曲线 | 第30-32页 |
| ·骨架曲线 | 第32-34页 |
| ·耗能能力 | 第34-36页 |
| ·延性性能 | 第36-39页 |
| ·屈服位移△y和屈服荷载P_y 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| ·极限位移△u 和极限荷载P_u 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| ·强度衰减 | 第39-40页 |
| ·刚度退化 | 第40-41页 |
| ·钢筋应变曲线 | 第41-44页 |
| ·水平荷载-纵筋应变曲线 | 第41-43页 |
| ·水平荷载-箍筋应变曲线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4 焊接箍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 | 第46-65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概述 | 第46-49页 |
| ·钢筋的本构关系 | 第46-47页 |
| ·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| 第47-48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本构关系 | 第48-49页 |
| ·恢复力曲线 | 第49-51页 |
| ·典型的恢复力曲线模型 | 第49-50页 |
| ·恢复力曲线的模型化 | 第50-51页 |
| ·确定恢复力模型的方法 | 第51-52页 |
| ·焊接箍筋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 | 第52-63页 |
| ·恢复力模型的假定 | 第52页 |
| ·理论骨架曲线 | 第52-58页 |
| ·卸载刚度的确定 | 第58-61页 |
| ·滞回规则 | 第61-63页 |
| ·理论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| 第63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·试验研究主要结论 | 第65-66页 |
| ·恢复力模型主要结论 | 第66页 |
| ·建议及展望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明研究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