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基于电化学的腐蚀监测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引言第10-14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大气环境下腐蚀监测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光纤传感器技术第11页
     ·远程无线传感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虚拟传感器技术第12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技术第12-13页
   ·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工作第13页
   ·论文概述第13-14页
第2章 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分析第14-19页
   ·金属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金属表面的水膜第14页
     ·大气因素第14-15页
   ·大气腐蚀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干大气腐蚀第15页
     ·潮大气腐蚀第15页
     ·湿大气腐蚀第15-16页
   ·大气腐蚀的机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大气腐蚀初期的腐蚀机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大气腐蚀后期的腐蚀机理第17页
   ·大气腐蚀的评定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湿润时间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气温和温差第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3章 腐蚀监测的方法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·非电化学检测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·电化学监测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腐蚀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线性极化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交流阻抗技术第22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噪声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·腐蚀监测的发展趋势第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4章 飞机腐蚀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·腐蚀检测的关键技术——传感器第24-25页
   ·梳状传感器测量瞬时腐蚀率第25-27页
   ·梳状传感器测量湿润时间第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5章 系统硬件部分第28-47页
   ·系统的整体框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系统整体构想第28页
     ·系统硬件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·单片机的选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单片机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C8051F330 区别于 8051 的特性第30-31页
   ·电源电路的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·信号的发生设计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查表法产生正弦信号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滤波产生正弦信号第34-35页
   ·腐蚀电流测量设计第35-40页
     ·电路简介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测量过程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算法原理第39-40页
   ·温度检测电路设计第40-44页
     ·C8051F330 的温度传感器简介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温度检测显示电路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温度检测及显示第42-44页
   ·湿润时间测量电路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湿润时间检测电路第44页
     ·湿润时间测量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47页
   ·课题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附录 1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52-53页
附录 2 本课题部分程序清单第53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工位复合塞袋机控制系统的开发
下一篇:《纽约时报》塑造的中国负面形象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