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步道植物配置设计研究--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游步道 | 第13-14页 |
| ·植物配置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相关概念阐述 | 第17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7-2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8-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世纪公园游步道植物配置特点 | 第21-29页 |
| ·世纪公园概况 | 第21页 |
| ·世纪公园植物配置总特点 | 第21-22页 |
| ·世纪公园各类游步道植物的特点 | 第22-28页 |
| ·临水游步道 | 第24-25页 |
| ·山间游步道 | 第25-26页 |
| ·林间游步道 | 第26-27页 |
| ·草坪游步道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游步道植物对游人认知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| ·空间认知 | 第29页 |
| ·视觉认知 | 第29-30页 |
| ·植物色彩 | 第29-30页 |
| ·植物质感 | 第30页 |
| ·植物体量 | 第30页 |
| ·听觉认知 | 第30-31页 |
| ·嗅觉认知 | 第31页 |
| ·时间认知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游步道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| 第33-53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公园各要素的关系 | 第33-39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建筑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山体的关系 | 第35-37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水景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| ·植物景观与游步道设计要素的关系 | 第39-52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游步道形态的关系 | 第39-43页 |
| ·植物景观与游步道材料的关系 | 第43-46页 |
| ·游步道植物与铺装风格的关系 | 第46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五章 游步道植物色彩设计的原则 | 第53-59页 |
| ·植物色彩分类 | 第53-55页 |
| ·植物色彩的搭配原则 | 第55-58页 |
| ·单一色彩搭配 | 第55页 |
| ·补色搭配 | 第55-56页 |
| ·多色搭配 | 第56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六章 功能空间内游步道植物配置的方法 | 第59-65页 |
| ·纪念型游步道植物的配置 | 第59-60页 |
| ·肃穆植物配置用以缅怀伟人 | 第59页 |
| ·浓烈植物配置展示人物事迹 | 第59-60页 |
| ·平缓植物配置引起游人反思 | 第60页 |
| ·文化艺术型游步道植物的配置 | 第60-62页 |
| ·展示艺术作品的游步道植物配置 | 第61页 |
| ·展示文化的游步道植物配置 | 第61-62页 |
| ·娱乐型游步道植物的配置 | 第62-63页 |
| ·色彩跳跃的开放式植物配置 | 第62页 |
| ·大色块的半开放式植物配置 | 第62-63页 |
| ·浓密的封闭式植物配置 | 第63页 |
| ·游览型游步道 | 第63-64页 |
| ·闭合型游步道 | 第63-64页 |
| ·开放型游步道 | 第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总结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