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O2平面及球形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·聚合物刷概述 | 第12-19页 |
| ·聚合物刷简介 | 第12-13页 |
| ·聚合物刷的分类 | 第13页 |
| ·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| 第13-17页 |
| ·聚合物刷的性能及其应用 | 第17-19页 |
| ·聚合物刷基底 | 第19-22页 |
| ·平面基底 | 第20-21页 |
| ·硅片聚合物刷 | 第21-22页 |
| ·球面聚合物刷 | 第22-25页 |
| ·SiO_2的性能及制备 | 第22-23页 |
| ·硅球聚合物刷 | 第23-25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 | 第25-26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 硅片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| 第27-43页 |
| ·前言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8-32页 |
| ·主要原料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9页 |
| ·部分试剂的纯化 | 第29-30页 |
| ·硅片表面羟基化处理 | 第30页 |
| ·硅片表面接枝大分子引发剂 | 第30-31页 |
| ·硅片表面接枝PMMA | 第31页 |
| ·Si-PMMA的制备示意图 | 第31-32页 |
| ·硅片旋涂聚合物的制备 | 第32页 |
| ·纳米金粒子的表面沉降 | 第32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32-34页 |
| ·ATR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水接触角测试 | 第33页 |
| ·AFM测试 | 第33页 |
| ·GPC表征 | 第33页 |
| ·椭偏仪测试 | 第33-3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1页 |
| ·Si-PMMA刷表面性能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·Si-PMMA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溶液中自由聚合物GPC测试 | 第37-38页 |
| ·聚合时间对聚合物刷层厚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厚度对Si-PMMA刷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硅片上旋涂不同厚度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 | 第40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第三章 SiO_2-PMMA刷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| 第43-71页 |
| ·前言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4-48页 |
| ·主要原料 | 第44-45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5页 |
| ·单分散SiO_2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| ·SiO_2表面接枝大分子引发剂CTCS | 第46-47页 |
| ·SiO_2表面接枝PMMA刷 | 第47-48页 |
| ·HF对SiO_2-PMMA刷的刻蚀 | 第48页 |
| ·SiO_2-PMMA粒子与本体PMMA共混 | 第48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48-51页 |
| ·DLS表征 | 第48-49页 |
| ·TEM表征 | 第49页 |
| ·SEM表征 | 第49页 |
| ·AFM测试 | 第49页 |
| ·红外分析(FT-IR) | 第49-50页 |
| ·热重分析(TGA) | 第50页 |
| ·差示扫描量热仪(DSC) | 第50页 |
| ·凝胶渗透色谱仪(GPC)表征 | 第50页 |
| ·动态热机械分析仪(DMA)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9页 |
| ·硅球的合成 | 第51-52页 |
| ·硅球聚合物刷在不同阶段的性能分析 | 第52-56页 |
| ·聚合时间对硅球聚合物刷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| ·SiO_2曲率对硅球聚合物刷的影响 | 第61-65页 |
| ·复合材料分析 | 第65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|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71-74页 |
| ·结论 | 第71-72页 |
| ·论文创新点 | 第72页 |
| ·展望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86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6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