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生成与应对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目录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6-12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6-7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 | 第6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6-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7-10页 |
·国外研究分析 | 第7-8页 |
·国内研究分析 | 第8-10页 |
·总结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案分析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2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本体研究 | 第12-23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的时代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层面:互联网时代网络普及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媒体层面:网络媒体的小众化趋势 | 第13页 |
·网民层面:网民的集体狂欢趋势 | 第13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概念及表现 | 第13-23页 |
·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 | 第15-23页 |
3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生成机制研究 | 第23-39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阶段 | 第23-28页 |
·形成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 | 第24-25页 |
·形成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 | 第25页 |
·形成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扩散方式 | 第25-26页 |
·形成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危害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发展阶段 | 第28-34页 |
·发展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 | 第30-31页 |
·发展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 | 第31页 |
·发展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扩散方式 | 第31-32页 |
·发展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危害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·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消退阶段 | 第34-39页 |
·消退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表现 | 第35-36页 |
·消退阶段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特征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诱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因素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客观因素 | 第39-42页 |
·社会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互联网因素 | 第40-41页 |
·社会心理因素 | 第41-42页 |
·主观因素 | 第42-44页 |
·不断走向群体极化的单个网民 | 第42-43页 |
·影响甚至控制极化群体网络意见领袖 | 第43页 |
·在互动中注重形象思维并且做出行动的极化群体 | 第43-44页 |
5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应对体系构建 | 第44-52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44-47页 |
·政策层面 | 第44-45页 |
·法律层面 | 第45-46页 |
·技术层面 | 第46-47页 |
·媒体层面 | 第47-48页 |
·媒体的预警监测 | 第47页 |
·媒体的信息过滤 | 第47-48页 |
·媒体的议程设置 | 第48页 |
·网民层面 | 第48-52页 |
·认知取向 | 第49页 |
·评价取向 | 第49-50页 |
·道德取向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