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3页 |
·呼吸代谢途径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底物氧化水平多样性 | 第12-13页 |
·电子传递链水平多样性 | 第13-14页 |
·呼吸代谢途径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落叶果树休眠 | 第14-16页 |
·休眠概述 | 第14页 |
·休眠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休眠进程 | 第15-16页 |
·休眠诱导 | 第16页 |
·环境因素与休眠诱导 | 第16页 |
·激素与休眠诱导 | 第16页 |
·休眠解除 | 第16-19页 |
·需冷量与休眠解除 | 第16-17页 |
·贮藏营养与休眠解除 | 第17-18页 |
·激素对休眠解除的调控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的作用 | 第19页 |
·呼吸代谢与休眠诱导 | 第19-20页 |
·呼吸强度与休眠诱导 | 第19页 |
·呼吸途径与休眠诱导 | 第19页 |
·光周期与休眠诱导期呼吸代谢 | 第19-20页 |
·呼吸代谢与休眠解除 | 第20-22页 |
·呼吸强度与休眠解除 | 第20页 |
·呼吸途径变化与休眠解除 | 第20页 |
·影响生理休眠期呼吸代谢的因素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材料与处理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试验处理与样品采集 | 第23-24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休眠诱导期进程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休眠解除期进程的界定 | 第25页 |
·有效低温累积 | 第25页 |
·呼吸代谢速率及各途径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贮藏营养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8页 |
·休眠诱导期呼吸代谢变化 | 第27-30页 |
·休眠进程界定 | 第27页 |
·休眠诱导期葡萄芽总呼吸变化 | 第27-28页 |
·休眠诱导期底物氧化水平呼吸途径的变化 | 第28-29页 |
·休眠诱导期电子传递链水平呼吸途径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光周期与自然低温对休眠诱导期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·休眠进程界定 | 第30-31页 |
·光周期与自然低温对总呼吸速率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光周期与自然低温对底物氧化水平呼吸途径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光周期与自然低温对电子传递链水平呼吸途径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休眠维持和解除期呼吸代谢变化 | 第35-38页 |
·休眠进程界定 | 第35页 |
·自然休眠维持与解除期葡萄芽总呼吸变化 | 第35-36页 |
·自然休眠维持与解除期间葡萄芽底物氧化水平呼吸代谢途径 | 第36-37页 |
·自然休眠维持与解除期间葡萄芽电子传递链水平呼吸代谢途径 | 第37-38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期呼吸代谢、贮藏营养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| 第38-44页 |
·带叶休眠对休眠进程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带叶休眠对总呼吸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带叶休眠对底物氧化水平呼吸途径运行活性和容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带叶休眠对电子传递链水平呼吸途径运行活性和容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期贮藏营养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破眠剂对休眠解除期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破眠剂对萌芽率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破眠剂对总呼吸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破眠剂对底物氧化水平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破眠剂对电子传递链水平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8-54页 |
·休眠诱导期呼吸代谢变化 | 第48-49页 |
·光周期与自然低温对休眠诱导期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休眠维持和解除期呼吸代谢变化 | 第50-51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期贮藏营养和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叶片对休眠解除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破眠剂对休眠解除期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2页 |
学习经历 | 第62页 |
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