桦木醇芳香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桦木醇 | 第8-10页 |
| ·桦木醇的理化性质 | 第8页 |
| ·桦木醇的提取方法 | 第8-9页 |
| ·桦木醇的生物活性 | 第9-10页 |
| ·桦木酸 | 第10-11页 |
| ·桦木酸的理化性质 | 第10页 |
| ·桦木酸的抗肿瘤活性 | 第10-11页 |
| ·桦木酸诱导凋亡机制 | 第11页 |
| ·桦木醇、桦木酸衍生物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| 第12-15页 |
| ·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预测性相关系数 | 第13页 |
| ·外部验证 | 第13-15页 |
| ·立题依据 | 第15-16页 |
| 2 桦木醇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构建 | 第16-29页 |
| ·建模方法 | 第16-19页 |
| ·数据集 | 第16-18页 |
| ·建立分子模型与数据库 | 第18-19页 |
| ·CoMFA和CoMSIA的设置 | 第19页 |
| ·CoMFA模型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·CoMFA模型的PLS数据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CoMFA模型的等值线图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·CoMSIA模型分析 | 第22-27页 |
| ·CoMSIA模型的PLS数据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CoMSIA模型的等值线图分析 | 第23-27页 |
| ·桦木醇衍生物的分子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3 桦木醇芳香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验证 | 第29-42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9页 |
| ·仪器与试剂 | 第29-31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| ·试剂 | 第30-31页 |
| ·桦木醇芳香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| ·28-O-(2’-羧基)-苯甲酰桦木醇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| ·28-O-苯甲酰桦木醇的制备 | 第32页 |
| ·28-O-苯磺酰桦木醇的制备 | 第32页 |
| ·桦木醇芳香酸酯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| 第32-39页 |
| ·28-O-(2’-羧基)-苯甲酰桦木醇 | 第32-35页 |
| ·28-O-苯甲酰桦木醇 | 第35-37页 |
| ·28-O-苯磺酰桦木醇 | 第37-39页 |
| ·桦木醇芳香酸酯衍生物的活性验证 | 第39-41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39页 |
| ·试剂配制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40页 |
| ·MTT法测定细胞毒活性 | 第40页 |
| 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4 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