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、银行理论论文

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--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7页
1. 导论第17-2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介绍第17-19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4页
     ·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7-28页
2. 文献综述第28-50页
   ·金融化定义的争论第28-32页
   ·金融化的表现及特征第32-37页
   ·推动金融化进程的原因第37-40页
   ·金融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第40-46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在微观经济层面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第46-50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危机案例第47-50页
3. 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第50-72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界定第50-53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的概念与内涵第50-52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的界定第52-53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的比较第53-57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经济虚拟化第53-55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第55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深化第55-57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泡沫第57页
   ·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与分析工具第57-72页
     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社会分工理论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剩余价值理论第61-63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第63-67页
     ·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第67-72页
4. 透视的起点:金融化的根源第72-81页
   ·金融化的根源:生产力的维度第73-77页
     ·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金融业:社会分工的推动第73-76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趋势:对马克思有关产业资本一个逻辑的发展第76-77页
   ·金融化的根源:生产关系的维度第77-80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悖论的途径第77-79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是缓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选择第79-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1页
5. 金融化进程中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第81-94页
   ·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关系的研究背景第81-83页
   ·透视金融利润的源泉第83-84页
   ·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:基于资本功能的维度第84-90页
     ·货币经营资本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借贷资本的利润:平均利润分割的利息第86-87页
     ·金融部门的创业利润:金融部门超额利润形式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投机资本的利润:金融部门的另一种超额利润第88-90页
   ·金融利润与平均利润关系的实证研究第90-9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3-94页
6. 金融化对社会积累结构的冲击: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形成第94-115页
   ·社会积累结构的演化第95-102页
     ·新自由主义与社会积累结构第95-99页
     ·社会积累结构的划分及其特征第99-102页
   ·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积累结构第102-109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·新自由主义社会积累结构: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第108-109页
   ·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形成的另一种透视第109-115页
     ·资本积累与金融的信用中介阶段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资本积累与金融的信用依赖阶段第111页
     ·产业资本与金融的融合阶段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独立循环阶段第113-115页
7. 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:内部运行机制与影响第115-136页
   ·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积累的划分第115-118页
   ·两种资本积累持续的条件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·现实积累持续的条件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积累持续的条件第120-122页
   ·金融资本积累转化为现实积累的机制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的流通效应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的投资效应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的财富效应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实体部门的金融投资利润转化为现实积累第126-127页
   ·金融资本积累的独立:从形式到内容第127-130页
   ·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模式对积累率的影响:理论与经验第130-136页
8. 金融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:透视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第136-184页
   ·金融化与生产第137-150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与金融生产性实践的演进第137-144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对产业资本的剥夺第144-148页
     ·金融部门与房地产部门的共生性第148-150页
   ·金融化与收入分配第150-162页
     ·所有制形式的变化:从个人和家庭所有权到金融所有权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进程中劳资力量的变化第152-155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进程中分配格局的变化第155-162页
   ·金融化与交换第162-173页
     ·金融资本循环与交换过程的矛盾第163-167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对交换功能的推动第167-173页
   ·金融化与消费第173-184页
     ·消费不足矛盾的内生性与金融化第173-177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对解决消费不足矛盾的努力第177-180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模式下扩大消费的悖论第180-184页
9. 结论与启示第184-205页
   ·金融化走向危机的逻辑第184-193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加剧了金融脆弱性第184-189页
     ·金融主导的资本积累悖论第189-191页
     ·金融化的剥夺性积累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191-193页
   ·金融化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第193-205页
     ·协调发展金融、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第193-196页
     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夯实实体经济第196-200页
     ·缩小收入差距、扩大内需是转方式的必然要求第200-203页
     ·以共同富裕为改革的目标与发展的方向第203-205页
参考文献第205-218页
后记第218-219页
致谢第219-221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221页

论文共2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投资者情绪的统计测评及其应用研究
下一篇: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