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经济计算、经济数学方法论文--经济数学方法论文

投资者情绪的统计测评及其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20页
1. 绪论第20-3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20-22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3-2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·难点问题与可能的创新第28-31页
2. 理论与分析第31-59页
   ·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投资者情绪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的定义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有限理性和认知偏差理论对投资者情绪的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第39-44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论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基于网络舆论对投资者情绪的发现第42-44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果第46-48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评级第48-56页
     ·上市公司评级系统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上市公司评级效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次贷危机背景下对评级系统的反思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上市公司评级第54-56页
   ·理论假说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3. 测评方法的比较与改进第59-76页
   ·现有投资者情绪测评方法的比较第59-66页
     ·一般的投资者情绪测评方法第59-63页
     ·基于网络舆论的投资者情绪测评方法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已有测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第65-66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测评指标第66-71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测评指标选择依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关注度评价指标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感倾向评价指标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测评指标的确立第70-71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指数的构建第71-75页
     ·指数构建依据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指标的量化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指数的合成第73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4. 测评实现的技术框架第76-98页
   ·相关网络文本挖掘技术的研究进展第77-80页
   ·网络文本挖掘技术选择第80-94页
     ·网页抓取技术:网络爬虫第80-81页
     ·信息预处理技术第81-83页
     ·特征挖掘技术第83-87页
     ·情感极性分类技术第87-94页
   ·测评技术框架的构建第94-9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7-98页
5. 测评实现与分析第98-125页
   ·信息采集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信息源选取第98-99页
     ·网页抓取及存储第99-100页
   ·信息预处理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网页解析及噪声消除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中文分词与词性标注第101-102页
   ·属性提取第102-105页
   ·情感倾向分析第105-115页
     ·情感词典构建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·情感极性分析第110-115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指数的计算第115-118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测评结果分析第118-124页
     ·初步统计分析第118-123页
     ·测评结果的思考第123-1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4-125页
6. 投资者情绪对股市影响效应分析第125-145页
   ·投资者情绪对股市影响效应的研究方法第125-127页
   ·网络舆论中的投资者情绪与股市特征指标的关系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·股市的特征指标及描述性分析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情绪指数与股市特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128-130页
   ·网络舆论中的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率的关系第130-142页
     ·基于FF三因子模型的实证分析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·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第135-142页
   ·三个理论假说验证的实现第142-1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4-145页
7. 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上市公司评级第145-170页
   ·上市公司评级方法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·现行的上市公司评价方法第145-148页
     ·基于投资者情绪构建上市公司评级模型的新视角第148-149页
   ·评级模型构建及评级实现第149-157页
     ·评级标准第149页
     ·评级指标体系第149-152页
     ·评级指标情感倾向量化第152-153页
     ·评级模型第153-157页
     ·评级结果输出第157页
   ·评级结果的讨论第157-164页
     ·评级结果初步分析第158-159页
     ·宏观事件影响的讨论第159-163页
     ·微观事件影响的讨论第163-164页
   ·公众评级系统与机构评级系统的比较第164-168页
   ·完善现有评级系统的探讨第168-1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69-170页
8. 工作总结及研究展望第170-17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及不足第170-171页
   ·政策启示第171-17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72-174页
参考文献第174-185页
附录第185-187页
后记第187-189页
致谢第189-191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91页

论文共1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--基于经济机制与指标体系视角
下一篇:金融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透视--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