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指数上升期与下跌期的股指期货统计套利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工具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5页 |
·国外资本市场套利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国内资本市场套利综述 | 第18-23页 |
·股指期货 | 第18-20页 |
·商品期货 | 第20-22页 |
·股票市场 | 第22-23页 |
·文献总结 | 第23-25页 |
3 股指期货概述 | 第25-33页 |
·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6页 |
·沪深300指数的编制规则 | 第26-29页 |
·选样标准 | 第27页 |
·选样方法 | 第27页 |
·指数计算 | 第27-28页 |
·样本股调整 | 第28-29页 |
·股指期货的功能 | 第29-30页 |
·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| 第29页 |
·套期保值 | 第29页 |
·套利 | 第29页 |
·价格发现 | 第29-30页 |
·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 | 第30-33页 |
·交易时间 | 第30页 |
·涨跌停板 | 第30页 |
·保证金 | 第30-31页 |
·交割日 | 第31页 |
·竞价交易 | 第31页 |
·信息披露 | 第31页 |
·持仓限额 | 第31页 |
·强制减仓 | 第31-33页 |
4 套利理论概述 | 第33-42页 |
·市场有效性理论 | 第33-34页 |
·弱式有效市场 | 第33页 |
·半强式有效市场 | 第33-34页 |
·强式有效市场 | 第34页 |
·股指期货套利理论 | 第34-35页 |
·套利的定义 | 第34-35页 |
·股指期货套利的分类 | 第35页 |
·统计套利理论 | 第35-40页 |
·统计套利的定义 | 第35-36页 |
·均值回复理论 | 第36-37页 |
·统计套利的操作流程 | 第37页 |
·统计套利模型 | 第37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5 实证研究 | 第42-7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42页 |
·假设条件 | 第42-43页 |
·数据划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3-50页 |
·时期选择 | 第43-48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统计套利策略 | 第50-51页 |
·建立投资组合序列 | 第50页 |
·确定套利边界 | 第50-51页 |
·协整模型 | 第51-61页 |
·单位根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协整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构建标准化价差序列 | 第53-54页 |
·构建套利策略 | 第54-57页 |
·统计套利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卡尔曼滤波模型 | 第61-70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62页 |
·模型结果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构建标准化价差序列 | 第63-65页 |
·统计套利策略 | 第65-66页 |
·统计套利分析—时期对比 | 第66-68页 |
·统计套利分析—模型对比 | 第68-7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70-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后记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