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简述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基础理论 | 第21-28页 |
·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含义界定 | 第21-24页 |
·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流动就业的内涵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 | 第23-24页 |
·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24-26页 |
·刘易斯“二元经济”结构理论 | 第24页 |
·托达罗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桥根森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| 第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3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现状及问题 | 第28-35页 |
·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演变 | 第28-31页 |
·禁止流动阶段 | 第28页 |
·控制流动阶段 | 第28-29页 |
·限制流动阶段 | 第29页 |
·规范流动阶段 | 第29-30页 |
·自由公平流动 | 第30-31页 |
·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户籍制度不公平 | 第31-32页 |
·就业制度不公平 | 第32页 |
·社会保障不公平 | 第32-33页 |
·教育培训不公平 | 第33页 |
·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必要性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与经验借鉴 | 第35-42页 |
·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概述 | 第35-37页 |
·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分析 | 第36页 |
·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 | 第36-37页 |
·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概述 | 第37-39页 |
·美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日本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借鉴 | 第39-41页 |
·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| 第39页 |
·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| 第39-40页 |
·制定规范的农村土地政策 | 第40页 |
·加快城市化进程 | 第40页 |
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5 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建议 | 第42-52页 |
·加强落实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| 第42-43页 |
·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| 第42页 |
·改革户口迁移政策 | 第42-43页 |
·由户口登记转变为人口登记 | 第43页 |
·户籍改革与其他政策密切配合 | 第43页 |
·农村劳动力就业配置市场化 | 第43-44页 |
·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就业中介服务组织 | 第44页 |
·培育小城镇就业点 | 第44页 |
·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 | 第44-46页 |
·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对劳动法律的执法和监察力度 | 第45页 |
·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 | 第46页 |
·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6-48页 |
·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6页 |
·健全基本的社会保险 | 第46-47页 |
·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| 第47-48页 |
·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| 第48-50页 |
·加大农民工回乡创业管理 | 第48页 |
·加大财政、税收扶持力度 | 第48-49页 |
·改善农村金融、信贷服务 | 第49页 |
·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体系 | 第49页 |
·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 | 第49-50页 |
·巩固政策的积极作用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