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准静态影响线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§1-1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§1-2 桥梁评估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| §1-3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| 1-3-1 实桥外观检查评估法 | 第11页 |
| 1-3-2 基于设计规范的评估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1-3-3 荷载试验方法 | 第12页 |
| 1-3-4 基于专家经验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1-3-5 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方法 | 第13页 |
| §1-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§1-5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| 第15-24页 |
| §2-1 有限元模型修正概述 | 第15页 |
| §2-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本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2-2-1 动力模型修正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2-2-2 静力模型修正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2-2-3 其他的模型修正方法 | 第17页 |
| 2-2-4 基于影响线的模型修正方法 | 第17页 |
| §2-3 影响线的计算方法 | 第17-20页 |
| 2-3-1 影响线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2-3-2 有限元理论中影响线的计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2-3-3 ANSYS 中影响线的求解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§2-4 基于影响线的模型修正的基本过程 | 第20-23页 |
| 2-4-1 相关性判断 | 第21页 |
| 2-4-2 选择优化变量 | 第21页 |
| 2-4-3 确定目标函数 | 第21-22页 |
| 2-4-4 选择优化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§2-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 | 第24-32页 |
| §3-1 引言 | 第24页 |
| §3-2 桥梁承载能力系数 | 第24-25页 |
| §3-3 桥梁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| 第25-27页 |
| §3-4 桥梁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| 第27-29页 |
| §3-5 荷载效应计算 | 第29-31页 |
| 3-5-1 恒载效应计算 | 第29-30页 |
| 3-5-2 活载效应计算 | 第30-31页 |
| §3-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四章 实例分析 | 第32-66页 |
| §4-1 引言 | 第32页 |
| §4-2 试验桥梁简介 | 第32-33页 |
| §4-3 空心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| 第33-34页 |
| §4-4 桥梁影响线试验 | 第34-39页 |
| 4-4-1 试验设备 | 第34-36页 |
| 4-4-2 试验过程 | 第36-39页 |
| §4-5 广义应变影响线数据分析 | 第39-58页 |
| 4-5-1 实测应变与计算应变分析 | 第39-50页 |
| 4-5-2 有限元模型修正 | 第50-51页 |
| 4-5-3 实测应变与修正后应变分析 | 第51-58页 |
| §4-6 计算承载能力系数 | 第58-64页 |
| 4-6-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| 第58-59页 |
| 4-6-2 荷载效应计算 | 第59-62页 |
| 4-6-3 承载能力计算 | 第62-63页 |
| 4-6-4 承载能力系数R_F的计算 | 第63-64页 |
| 4-6-5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 | 第64页 |
| §4-7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6-68页 |
| §5-1 主要结论 | 第66页 |
| §5-2 建议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