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综述部分 | 第11-31页 |
第一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1-31页 |
·PED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PED的命名 | 第11页 |
·PEDV的理化特性 | 第11-12页 |
·PEDV的培养特性 | 第12页 |
·PEDV流行病学 | 第12-14页 |
·PEDV分子遗传特性 | 第14-16页 |
·PEDV基因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PEDV S蛋白 | 第15页 |
·PEDV M蛋白 | 第15页 |
·PEDV N蛋白 | 第15页 |
·PEDV非结构蛋白 | 第15-16页 |
·PEDV发病机理 | 第16-17页 |
·PEDV病理学变化 | 第17页 |
·PED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| 第17-19页 |
·诊断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PEDV疫苗 | 第20-22页 |
·PEDV免疫特性 | 第20页 |
·PEDV灭活疫苗 | 第20页 |
·PEDV弱毒疫苗 | 第20-21页 |
·PEDV转基因疫苗 | 第21-22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2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31页 |
研究部分 | 第31-81页 |
第二章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-PCR检测与ORF3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| 第31-67页 |
摘要 | 第31-3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9页 |
·病料 | 第32页 |
·试剂及配制 | 第32-33页 |
·分子生物学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培养基的配制 | 第33页 |
·制备感受态细胞所用试剂的配制 | 第33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3页 |
·病料总RNA的提取 | 第33-34页 |
·ORF3基因扩增与克隆 | 第34-37页 |
·引物 | 第34页 |
·反转录 | 第34页 |
·PCR | 第34-35页 |
·PCR产物凝胶回收 | 第35页 |
·目的基因的连接 | 第35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转化 | 第36页 |
·质粒提取 | 第36页 |
·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| 第36-37页 |
·基因测序 | 第37页 |
·测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| 第37-39页 |
2 结果 | 第39-61页 |
·病料采集与RT-PCR检测 | 第39-42页 |
·ORF3基因克隆与重组质粒鉴定 | 第42-43页 |
·ORF3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| 第43-58页 |
·ORF3基因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遗传进化树分析 | 第59页 |
·ORF3基因重组分析 | 第59-61页 |
3 讨论 | 第61-63页 |
ABSTRACT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第三章 PEDV流行毒株仔猪致病性研究 | 第67-81页 |
摘要 | 第67-6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8-71页 |
·病料处理 | 第68-6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69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9页 |
·试验猪 | 第69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69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69-70页 |
·病理学观察 | 第70-71页 |
·其它病原的检测 | 第71页 |
2 结果 | 第71-77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71-72页 |
·病理变化 | 第72-76页 |
·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 | 第76-77页 |
·肠道组织PEDV检测 | 第77页 |
·其它病原检测 | 第77页 |
3 讨论 | 第77-79页 |
ABSTRACT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1页 |
全文总结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