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类型单元混合建模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题目来源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选题依据 | 第15-17页 |
·混合单元建模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本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多类型单元建模方法研究 | 第20-33页 |
·点单元建模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一维单元建模方法 | 第21-26页 |
·一维单元模型建立 | 第21-23页 |
·一维单元截面定义 | 第23-25页 |
·线体模型截面对齐方式 | 第25-26页 |
·二维面体单元建模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三维实体单元建模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电源模块等效处理 | 第28-32页 |
·CAD 模型导入 ANSYS 的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模型修复 | 第29-30页 |
·模型切分 | 第30-31页 |
·抽取中面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多类型单元连接方法研究 | 第33-52页 |
·单元属性介绍 | 第33-39页 |
·点单元 | 第33-35页 |
·杆单元 | 第35-37页 |
·梁单元 | 第37-38页 |
·平面单元 | 第38-39页 |
·三维单元 | 第39页 |
·连接方法 | 第39-50页 |
·刚度叠加法 | 第40-42页 |
·直接耦合法 | 第42-43页 |
·约束方程法 | 第43-45页 |
·罚函数法 | 第45-48页 |
·多点约束 | 第48-50页 |
·连接方法对比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多类型单元应用研究 | 第52-78页 |
·电源模块等效 | 第52-57页 |
·电子器件等效方法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电源模块的等效 | 第53-57页 |
·PCB 板的等效 | 第57-59页 |
·电源模块与电路板连接的处理 | 第59-61页 |
·其他元器件与 PCB 板之间的连接 | 第61-62页 |
·网格划分 | 第62-65页 |
·单元类型的选择 | 第62-63页 |
·模型网格划分 | 第63-64页 |
·网格质量评价 | 第64-65页 |
·边界条件设置 | 第65-66页 |
·模态实验 | 第66-75页 |
·实验所用设备 | 第67页 |
·模态实验激励方法 | 第67-71页 |
·直流电源的支撑方法 | 第71-72页 |
·振动信号采集方法 | 第72-73页 |
·测试步骤 | 第73页 |
·测试结果 | 第73-75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5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78页 |
·未来研究展望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