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0页 |
| ·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的表面性质与吸附 | 第16-20页 |
| ·几种常见吸附剂的表面性质 | 第16-18页 |
| ·水溶液中金属氧化物吸附剂表面酸碱性的形成 | 第18-19页 |
| ·表面酸碱性对吸附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吸附剂零质子电荷点pH_(zpc) | 第19-20页 |
| ·氟的相关性质 | 第20-21页 |
| ·氟元素性质 | 第20-21页 |
| ·氟在水中的形态 | 第21页 |
| ·吸附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| ·吸附概念 | 第21-22页 |
| ·吸附作用分类 | 第22-23页 |
| ·常用吸附等温模型 | 第23-25页 |
| ·Langmuir等温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Freundlich等温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影响吸附的主要条件 | 第25-27页 |
| ·吸附剂的性质 | 第25-26页 |
| ·吸附质的性质 | 第26页 |
| ·溶剂的性质 | 第26-27页 |
| ·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| ·意义及背景 | 第2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| 第二章 活性氧化铝表面酸碱性与吸附的关系 | 第30-46页 |
| ·试验药品和仪器 | 第30-31页 |
| ·试验药品 | 第30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30-3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吸附剂材料的制备 | 第31页 |
| ·酸碱滴定试验 | 第31-33页 |
| ·吸附试验 | 第33-34页 |
| ·吸附量的计算 | 第3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5页 |
| ·活性氧化铝的pH_(zpc) | 第34-35页 |
| ·活性氧化铝的表面酸碱性 | 第35-36页 |
| ·活性氧化铝不同pH下的表面酸度 | 第36-39页 |
| ·pH对吸附平衡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表面酸度与吸附平衡的关系 | 第41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三章 硫酸铝改性活性氧化铝表面酸碱性与吸附的关系 | 第46-64页 |
| ·试验药品和仪器 | 第46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·吸附剂材料的制备 | 第46-48页 |
| ·铝离子负载量的计算 | 第48页 |
| ·酸碱滴定试验 | 第48页 |
| ·吸附试验 | 第4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8-62页 |
| ·硫酸铝改性吸附剂的pH_(zpc) | 第48-51页 |
| ·铝离子负载量对改性吸附剂pH_(zpc)的影响 | 第51页 |
| ·不同硫酸铝浓度改性吸附剂的表面酸碱性 | 第51-54页 |
| ·硫酸铝改性吸附剂不同pH下的表面酸度 | 第54-55页 |
| ·pH对改性吸附剂吸附平衡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| ·表面酸度与吸附平衡的关系 | 第59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四章 硫酸铁改性活性氧化铝表面酸碱性与吸附的关系 | 第64-82页 |
| ·试验药品和仪器 | 第64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64-65页 |
| ·吸附剂材料的制备 | 第64-65页 |
| ·铁离子负载量的计算 | 第65页 |
| ·酸碱滴定试验 | 第65页 |
| ·吸附试验 | 第6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81页 |
| ·硫酸铁改性吸附剂的pH_(zpc) | 第65-67页 |
| ·铁离子负载量对吸附剂pH_(zpc)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| ·不同硫酸铁浓度改性吸附剂的表面酸碱性 | 第69-71页 |
| ·硫酸铁改性吸附剂不同pH下的表面酸度 | 第71-74页 |
| ·pH对改性吸附剂吸附平衡的影响 | 第74-77页 |
| ·表面酸度与吸附平衡的关系 | 第77-8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82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| 致谢 | 第88-90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0-92页 |
| 作者简介及导师简介 | 第92-93页 |
| 附录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