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商店的用户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·应用商店模式的快速发展 | 第9-10页 |
·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 | 第10-12页 |
·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,用户数激增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课题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范围界定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方法、流程与论文结构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流程框架 | 第19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1-34页 |
·个人用户的技术接受理论综述 | 第21-27页 |
·理性行为理论(TRA) | 第21-22页 |
·计划行为理论(TPB) | 第22-23页 |
·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模型(TAM与TAM2) | 第23-25页 |
·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(UTAUT) | 第25-27页 |
·感知风险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7-29页 |
·感知风险的基本概念 | 第27页 |
·感知风险的构成要素 | 第27-29页 |
·智能移动终端应用概述 | 第29-34页 |
·IMD应用属性及特点 | 第29-31页 |
·IMD应用商业模式概述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| 第34-43页 |
·UTAUT模型的适用性讨论 | 第34-37页 |
·原模型适用性讨论 | 第34-36页 |
·个人创新性影响因素讨论 | 第36页 |
·感知娱乐影响因素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感知风险影响因素讨论 | 第37页 |
·研究变量定义与假设 | 第37-42页 |
·变量操作型定义 | 第37-38页 |
·结果变量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38-39页 |
·预测变量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39-42页 |
·研究模型的提出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问卷设计及初步分析 | 第43-55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问卷结构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变量的测量量表设计 | 第44页 |
·问卷前测及修改 | 第44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44-45页 |
·样本选取与问卷发放 | 第44-45页 |
·问卷回收与无效剔除 | 第45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用户人口统计变量信息统计 | 第45-47页 |
·用户对IMD应用商店的使用经验及习惯统计 | 第47-50页 |
·问卷信度分析及删项处理 | 第50-53页 |
·问卷效度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| 第55-64页 |
·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国籍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5页 |
·所在国家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教育水平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7页 |
·收入水平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性别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8页 |
·购买经验因素与各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结构方程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模型建构 | 第60页 |
·模型拟合与评价 | 第60-61页 |
·模型修正 | 第61-64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解释与展望 | 第64-70页 |
·研究结论及解释 | 第64-66页 |
·研究启示与建议 | 第66-68页 |
·针对IMD移动应用开发者的启示与建议 | 第66-67页 |
·针对IMD应用商店的启示与建议 | 第67-68页 |
·针对移动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| 第68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68-69页 |
·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附录Ⅰ 调研问卷中文版 | 第75-79页 |
附录Ⅱ 调研问卷英文版 | 第79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