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4页 |
·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| 第12-13页 |
·主体教育的呼唤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标与假设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32页 |
·课堂参与概述 | 第18-25页 |
·关于学生课堂参与 | 第18-21页 |
·关于“学生课堂参与”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4页 |
·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自我概念概述 | 第25-28页 |
·自我概念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自我概念的测量 | 第26-28页 |
·以往相关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课堂参与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| 第28页 |
·课堂参与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·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问卷编制 | 第32-38页 |
·项目编制 | 第32页 |
·被试 | 第32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3-38页 |
第四章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3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被试 | 第38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8页 |
·施测与处理 | 第38-39页 |
·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总体情况 | 第39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 | 第39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地域差异 | 第39-40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年级差异 | 第40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3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性别差异 | 第41-42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地域差异 | 第42-43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的年级差异 | 第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分析 | 第44-5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4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被试 | 第44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44页 |
·施测与处理 | 第44-45页 |
·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| 第45-46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地域差异 | 第46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 | 第46-48页 |
·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特点 | 第48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地域特点 | 第48-49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年级特点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小学生课堂参与、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| 第52-6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5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被试 | 第52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52页 |
·正式施测与数据处理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| 第53-54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54-55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55-56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课堂参与和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57页 |
·讨论 | 第57-61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| 第57-58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·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59-60页 |
·小学生课堂参与、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2-63页 |
·研究局限以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页 |
附录A | 第68-70页 |
附录B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