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白景观带光伏发电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及综合评价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概述 | 第16-20页 |
·项目的含义 | 第16-17页 |
·项目、项目分类和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项目发展周期 | 第17页 |
·项目管理 | 第17页 |
·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| 第17-19页 |
·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及划分 | 第17-18页 |
·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安白景观带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| 第20-35页 |
·太阳能资源 | 第20页 |
·工程地质 | 第20-21页 |
·区域构造稳定性 | 第20-21页 |
·场区岩土工程评价 | 第21页 |
·电力系统 | 第21-24页 |
·电气一次设备 | 第21-23页 |
·电气二次设备 | 第23-24页 |
·通信 | 第24-25页 |
·行政和生产调度通信 | 第24-25页 |
·光伏电站内通信 | 第25页 |
·调度自动化 | 第25-26页 |
·工程消防 | 第26-27页 |
·土建工程 | 第27-29页 |
·站址条件 | 第27页 |
·交通运输 | 第27-28页 |
·全站总体规划及总平面规划布置 | 第28页 |
·电站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生活给排水 | 第28-29页 |
·施工组织 | 第29-30页 |
·施工条件 | 第29页 |
·施工总体布置 | 第29-30页 |
·施工交通运输 | 第30页 |
·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| 第30-32页 |
·环境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| 第30-31页 |
·水土保持 | 第31-32页 |
·节能减排 | 第32-34页 |
·项目节能措施 | 第32-34页 |
·节能与环境效益分析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安白景观带光伏发电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| 第35-50页 |
·投资估算 | 第35-37页 |
·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| 第35页 |
·资金筹措及投资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项目经济评价 | 第37-48页 |
·财务评价准则 | 第37-38页 |
·财务评价依据 | 第38-39页 |
·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| 第39-48页 |
·风险及社会影响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风险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社会影响分析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安白景观带光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 | 第50-61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50-57页 |
·层次分析法概述 | 第50页 |
·层次分析法建模过程 | 第50-53页 |
·确定指标评价体系 | 第53-54页 |
·光伏发电项目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| 第54-57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7-60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| 第57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模型和步骤 | 第57-58页 |
·构造安白景观带光伏项目评判矩阵 | 第58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