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的死亡与回归--罗兰·巴特作者观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1 文化语境:巴特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 | 第11-17页 |
·主体哲学的黄昏:人类中心主义的瓦解 | 第11-12页 |
·上帝之死的宣告:非理性主义的感性回归 | 第12-13页 |
·人类之死的绝望:后结构主义的主体消亡 | 第13-14页 |
·个体自我的找寻:自由与解放的身体伦理 | 第14-17页 |
2 零度写作:作者自我的迷失与找寻 | 第17-31页 |
·“作者中心论”的坚固传统 | 第17-20页 |
·全知全能的创作主体 | 第17-19页 |
·作者至上的质疑反思 | 第19-20页 |
·“零度写作”的作者消解 | 第20-25页 |
·重新阐释的写作 | 第20-21页 |
·陷入危机的写作 | 第21-24页 |
·反介入性的零度 | 第24-25页 |
·中性无色的零度 | 第25页 |
·“自我抗拒”的写作悖论 | 第25-31页 |
·“白色写作”的自我否定 | 第26页 |
·迷失在语言中的自我 | 第26-27页 |
·自我抗拒自我的写作 | 第27-28页 |
·在言说中找寻的自我 | 第28-31页 |
3 文本愉悦:文本作者的隐匿与回归 | 第31-43页 |
·从“作品”到“文本” | 第31-36页 |
·作品与文本 | 第31-33页 |
·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 | 第33-34页 |
·互文性文本与多元性意义 | 第34-36页 |
·文本狂欢之后 | 第36-39页 |
·文本意义的撒播弥散 | 第36-37页 |
·逃离作者的文本漂移 | 第37页 |
·非确定性的矛盾悖论 | 第37-39页 |
·文本愉悦中的作者回归 | 第39-43页 |
·作者融入的文本愉悦 | 第39-41页 |
·作者分享的剩余快感 | 第41-43页 |
4 读者诞生:读者对作者的叛离与遗弃 | 第43-50页 |
·从“作者”到“读者” | 第43-45页 |
·读者的诞生 | 第43-44页 |
·作者的死亡 | 第44-45页 |
·读者的自由与局限 | 第45-48页 |
·读者阅读空间的无限敞开 | 第45-47页 |
·作者创作文本的意义前置 | 第47页 |
·读者接受阐释的文本限度 | 第47-48页 |
·读者与作者的互文 | 第48-50页 |
5 作者回归:作者死亡后的涅槃与再生 | 第50-57页 |
·作者身份变异的内在演进逻辑 | 第50-53页 |
·“作者之死”的嬗变逻辑 | 第50-52页 |
·“作者回归”的当代走向 | 第52-53页 |
·自我言说的欲望---被压抑的主体的回归 | 第53-57页 |
·找寻自我的巴特 | 第53-55页 |
·巴特式的作者回归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