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《太上感应篇》“善”之意蕴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引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《太上感应篇》考证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《太上感应篇》思想渊源及教义拓展 | 第11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“太上”:“善”之形上基础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先秦“太上”概念与“太一”、“道”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道教“太上老君”之“道”本体含义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以“太上”释“善”之形上意义 | 第21-27页 |
第二章 “善”:具道教特征的原则、规范 | 第27-38页 |
第一节 “善”之概念归属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“善”之原则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“善”之道德规范及其特征 | 第30-38页 |
第三章 “心起于善”与行善 | 第38-45页 |
第一节 “善”始于“心之一念”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“善念”如何形成 | 第40-43页 |
第三节 “勉而行之”的提出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“吉人”、“善人”与成仙 | 第45-52页 |
第一节 “吉人”、“善人”与品格养成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善德与成仙理想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作用于成善的功过考核 | 第49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后记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