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赏芍药部分新种质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24页 |
·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| 第13-17页 |
·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7页 |
·芍药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7-22页 |
·形态水平 | 第17-18页 |
·细胞水平 | 第18-19页 |
·生理生化水平 | 第19页 |
·分子水平 | 第19-22页 |
·芍药属微卫星开发及指纹图谱构建 | 第2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| 第22-2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3-24页 |
2 芍药SSR分子标记的引物开发和通用性研究 | 第24-4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药剂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32页 |
·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5页 |
·酶切处理 | 第25-26页 |
·接头连接 | 第26-27页 |
·Dynabead磁珠富集SSR序列的DNA片段 | 第27-29页 |
·连接质粒载体并转化 | 第29页 |
·白斑筛选及PCR检测 | 第29页 |
·测序 | 第29页 |
·序列分析及引物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引物扩增 | 第30-31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3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32页 |
·酶切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连接产物PCR检测 | 第34页 |
·磁珠富集SSR序列的DNA片段琼脂糖检测 | 第34-35页 |
·菌液PCR检测 | 第35页 |
·序列分析及引物设计 | 第35-39页 |
·PCR体系及退火温度优化 | 第39-41页 |
·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| 第41-4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43-44页 |
·重复基元 | 第44页 |
·磁珠富集效率 | 第44-46页 |
3 芍药新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46-7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6-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50页 |
·荧光SSR标记 | 第5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70页 |
·荧光引物检测 | 第51-52页 |
·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芍药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| 第53-57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57-70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70-72页 |
·荧光SSR分子标记的适用性 | 第70页 |
·用同物异名”或观赏性状相似的品种 | 第70-71页 |
·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一致性问题 | 第71页 |
·地理来源与遗传背景的关系 | 第71-72页 |
4 基于SSR标记的芍药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| 第72-8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2-7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3-74页 |
·特征引物的筛选 | 第73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73-7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2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82-84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84-88页 |
·结论 | 第84-85页 |
·讨论 | 第85-88页 |
·扩大样本数量,增加标记方法与种类 | 第85页 |
·近缘物种SSR标记筛选 | 第85页 |
·形态学和SSR分子标记的结合 | 第85-86页 |
·构建不同倍性芍药细胞学鉴定技术体系 | 第86页 |
·完善芍药指纹图谱系统 | 第86页 |
·芍药种质资源的连锁遗传图谱构建 | 第86-88页 |
附图 | 第88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98-10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