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·母乳脂肪简介 | 第13-15页 |
·母乳脂肪的结构特点 | 第13-15页 |
·母乳脂肪消化吸收的特点 | 第15页 |
·母乳脂肪替代品的定义及作用 | 第15-17页 |
·母乳脂肪替代品的甘油三酯的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脂肪酶 | 第18-21页 |
·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脂肪酶的结构与催化性质 | 第19-20页 |
·脂肪酶 Lipozyme RMIM 的 1,3 位置选择性/特异性 | 第20-21页 |
·脂肪酶催化合成母乳脂肪替代物 | 第21-23页 |
·脂肪酶催化混合油脂间酯交换反应制备母乳脂肪替代物 | 第21页 |
·脂肪酶催化油脂与混合脂肪酸的酯交换反应制备母乳脂肪替代物 | 第21-23页 |
·不同来源的酶催化生产母乳脂肪替代物 | 第23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酶法催化生产 1,3-二油酸-2-棕榈酸甘油三酯 | 第25-38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2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酶催化酸解反应 | 第26-27页 |
·薄层层析 | 第27-28页 |
·甲酯化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脂肪酸分布的检测 | 第29页 |
·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| 第29-30页 |
·产物的母乳化评分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6页 |
·气相检测标准品的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底物摩尔比例对酸解反应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时间对酸解反应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催化剂添加量对酸解反应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产物的母乳化评估结果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棕榈硬脂为原料生产母乳脂肪替代物 | 第38-53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-42页 |
·棕榈硬脂原材料的预处理 | 第39页 |
·棕榈硬脂的随机化酯交换反应 | 第39页 |
·酶催化酸解反应 | 第39-40页 |
·分离甘油三酯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总脂肪酸测定方法 | 第41页 |
·sn-2 位脂肪酸分布测定方法 | 第41页 |
·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| 第41页 |
·产物的评价体系-减分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内容的技术路线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2页 |
·原料的预处理-随机甲酯化 | 第42-43页 |
·对棕榈硬脂的随机化酯交换反应 | 第43-44页 |
·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酶的催化稳定性 | 第48-49页 |
·最佳产物的评分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产物的初步分离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