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化工业区绿化景观的规划和效果分析--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前景 | 第11-13页 |
·石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1页 |
·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·石化工业区环境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石化工业区景观相关概念 | 第16-19页 |
·石化工业的定义 | 第16页 |
·景观 | 第16-17页 |
·工业景观 | 第17页 |
·生态工业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兰州石化现状分析 | 第19-28页 |
·区位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9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19-20页 |
·气候与水文 | 第20页 |
·人文与工业发展 | 第20页 |
·土地利用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工业用地(M) | 第20-21页 |
·居住用地(R) | 第21页 |
·公共设施用地(C) | 第21页 |
·道路广场用地(S) | 第21页 |
·绿地(G) | 第21页 |
·其他用地(E) | 第21-23页 |
·现有绿化环境概况 | 第23-28页 |
·绿地率偏低,绿地布局分散 | 第23页 |
·人力、物力缺乏 | 第23页 |
·植物布局简单,种类较为单一 | 第23-24页 |
·整体功能不到位 | 第24-28页 |
第四章 兰州石化绿地总体规划概述 | 第28-37页 |
·规划范围 | 第28-30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协调性原则 | 第30页 |
·因地制宜的原则 | 第30页 |
·建立生态型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功能与景观结构规划 | 第31页 |
·总体绿化布置体系 | 第31-37页 |
·一线 | 第32-33页 |
·三带 | 第33-34页 |
·五区 | 第34-37页 |
第五章 兰州石化植物配置分析 | 第37-49页 |
·植物配置方案 | 第37页 |
·植物设计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适地适树的原则 | 第37页 |
·生物多样性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38页 |
·保证生产安全的原则 | 第38页 |
·植物选择 | 第38-40页 |
·骨干树种 | 第38页 |
·基调树种 | 第38-39页 |
·兼顾不同类型植物 | 第39页 |
·适宜的抗污植物 | 第39-40页 |
·植物总体布局 | 第40-46页 |
·沿重点厂区参观线的绿化布置 | 第40-41页 |
·重点厂区厂前绿带的绿化布置 | 第41-43页 |
·按功能分区绿化布置 | 第43-46页 |
·投资概算 | 第46-49页 |
·概算依据 | 第46-47页 |
·概算表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兰州石化绿化效果探讨 | 第49-58页 |
·景观格局的优化 | 第49页 |
·绿地覆盖率的提高 | 第49-52页 |
·生产区绿地改造 | 第49-50页 |
·生活区绿化改造 | 第50-51页 |
·公共区绿化改造 | 第51页 |
·生态防护区绿化改造 | 第51-52页 |
·优化植物配置模式 | 第52-53页 |
·人力、物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| 第53页 |
·通过绿化实施,效果显著 | 第53-57页 |
·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 | 第57-58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