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研究情况 | 第10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基本思路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| 2 国内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与典型模式 | 第16-29页 |
| ·国内补偿安置政策回顾 | 第16-25页 |
| ·劳动力安置时期 | 第16-18页 |
| ·政策回顾 | 第16-18页 |
| ·小结 | 第18页 |
| ·货币补偿时期 | 第18-20页 |
| ·政策回顾 | 第18-20页 |
| ·小结 | 第20页 |
| ·多种补偿安置方式组合探索时期 | 第20-23页 |
| ·政策回顾 | 第20-23页 |
| ·小结 | 第23页 |
| ·现阶段我国补偿安置政策改革方向 | 第23-25页 |
| ·产生补偿安置问题的原因 | 第23-25页 |
| ·补偿安置可改革的方向 | 第25页 |
| ·国内现行补偿安置途径 | 第25-29页 |
| ·货币补偿安置 | 第25-26页 |
| ·农业安置 | 第26页 |
| ·留地安置 | 第26页 |
| ·入股安置 | 第26-27页 |
| ·移民安置 | 第27页 |
| ·再择业安置 | 第27-28页 |
| ·社会保险补偿安置 | 第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3 石家庄市 H 村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的案例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H 村基本情况 | 第29-31页 |
| ·H 村及村民生活情况 | 第29-30页 |
| ·H 村集体企业发展情况 | 第30-31页 |
| ·H 村补偿安置模式的政策环境 | 第31-32页 |
| ·H 村补偿安置模式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4 H 村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的成功度——以生活质量指数为衡量标准 | 第33-37页 |
| ·生活质量指数的概念 | 第33页 |
| ·生活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定距变量的处理 | 第34页 |
| ·分类变量的处理 | 第34页 |
| ·权重的分配 | 第34-35页 |
| ·H 村村民现阶段生活质量指数 | 第35-37页 |
| ·对 H 村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的基本评价 | 第37页 |
| 5 关于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构建的思考 | 第37-43页 |
| ·模式构建原则 | 第37-39页 |
| ·基于 H 村模式的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模式的可行性验证——以生活质量指数为衡量标准 | 第40页 |
| ·构建复合型补偿安置模式的政策建议 | 第40-4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