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·介孔硅材料的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介孔硅材料的合成 | 第14-15页 |
·介孔硅材料的形成机理 | 第15-17页 |
·介孔硅材料的有机功能化 | 第17-18页 |
·介孔硅材料在缓控释载药体系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智能水凝胶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智能水凝胶分类 | 第20页 |
·智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智能水凝胶基本材料 | 第21-23页 |
·智能水凝胶的应用 | 第23页 |
·课题的选择 | 第23-25页 |
2 介孔硅的合成及表面氨基化 | 第25-3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介孔硅MCM-41 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介孔硅SBA-15 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-(CH_2)_3NH_2 修饰的MCM-41 和SBA-15 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材料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6页 |
·SEM 和TEM 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IR 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TGA 分析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XPS 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N_2 吸附-脱附分析结果 | 第33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3 吲哚美辛在介孔硅上的负载与释放 | 第37-5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8-42页 |
·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| 第38页 |
·吲哚美辛在介孔硅上的负载 | 第38-39页 |
·吲哚美辛的体外释放实验 | 第39-42页 |
·材料的表征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2页 |
·吲哚美辛负载量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吲哚美辛在介孔硅中的存在形式 | 第47-48页 |
·介孔硅对吲哚美辛的释放 | 第48-51页 |
·介孔硅对吲哚美辛释放机制考察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/壳聚糖凝胶球系统研究 | 第53-6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4-56页 |
·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| 第54页 |
·海藻酸钠/壳聚糖凝胶球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·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/壳聚糖凝胶球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凝胶球对吲哚美辛包封率的测定 | 第55页 |
·凝胶球溶胀率的测定 | 第55页 |
·凝胶球体外释药实验 | 第55-5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4页 |
·海藻酸钠/壳聚糖凝胶球最佳制备工艺的确定 | 第56-57页 |
·依据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凝胶球的形貌 | 第57页 |
·凝胶球的形成原理 | 第57-58页 |
·凝胶球的包封率 | 第58-59页 |
·凝胶球的溶胀率 | 第59-60页 |
·凝胶球对吲哚美辛的释放 | 第60-63页 |
·凝胶球对吲哚美辛的释放机制考察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