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意识视角的研究 | 第11页 |
| ·管理体制、规章制度、规范视角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·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要求视角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理论概述与概念界定 | 第17-23页 |
| ·护理管理学理论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·理论内涵 | 第17页 |
| ·护理质量管理 | 第17-18页 |
| ·优质护理服务概述 | 第18-23页 |
| 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8页 |
| ·构成要素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·品牌效益分析 | 第20页 |
| ·具体护理要求 | 第20-23页 |
| 第3章 我国医疗市场及医疗护理现状与特点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·我国医疗市场现状与特点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我国医疗护理现状与特点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提升我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第4章 我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4页 |
| ·我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·护士年龄偏小,责任心不强 | 第26页 |
| ·护理不够规范,有效性不高 | 第26-27页 |
| ·管理不够全面,流程待完善 | 第27-28页 |
| ·护士工作量大,人员配备少 | 第28页 |
| ·沟通环节不畅,缺乏信息化 | 第28-30页 |
| ·我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·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| 第30页 |
| ·医疗水平与安全性 | 第30-31页 |
| ·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| 第31-32页 |
| ·护理收费的合理性 | 第32-34页 |
| 第5章 提高我国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水平的建议与实施策略 | 第34-43页 |
| ·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| 第34-35页 |
| ·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| 第35-37页 |
| ·加强护理工作基础业务学习 | 第35-36页 |
| ·促进护理工作的个性化服务 | 第36-37页 |
| ·完善护理管理流程 | 第37-39页 |
| ·细化护理工作内容 | 第37-38页 |
| ·健全管理组织体制 | 第38页 |
| ·增加监督评价环节 | 第38-39页 |
| ·明确工作奖惩制度 | 第39页 |
| 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| 第39-40页 |
| ·护理信息化的促进 | 第40-41页 |
| ·倡导人性化的护理 | 第41-43页 |
| 第6章 案例分析—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分析 | 第43-52页 |
| ·医院概况 | 第43-47页 |
| ·医院背景 | 第43-44页 |
| ·医院组织架构图 | 第44页 |
| ·医院人力、物力资源概述 | 第44-46页 |
| ·手术内容 | 第46页 |
| ·学科建设 | 第46-47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不足分析 | 第47页 |
| ·医疗护理意识强化不够 | 第47页 |
| ·医疗护理职责细分程度不够 | 第47页 |
| ·医疗护理流程不够完善 | 第47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| 第47-49页 |
| ·宏观策略 | 第48页 |
| ·中观策略 | 第48-49页 |
| ·微观策略 | 第49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成效 | 第49-52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意识及素质有所提高 | 第49-50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分级制度的不断深化 | 第50页 |
| ·医疗护理服务流程完善性大大提高 | 第50-52页 |
| 第7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·本文研究结论 | 第52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