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低温物理学论文--超导电性论文

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相图和同位素效应及其相关层状化合物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英文摘要第10-14页
目录第14-16页
第一章 高温超导体研究综述第16-49页
 §1.1 引言第16-17页
 §1.2 铜基和铁基两类高温超导体的结构和相图第17-31页
  §1.2.1 铜氧化合物的结构第17-21页
  §1.2.2 铜氧化合物的相图和磁结构第21-23页
  §1.2.3 铁基超导体的结构第23-26页
  §1.2.4 铁基超导体的相图和磁结构第26-31页
 §1.3 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第31-38页
  §1.3.1 常规金属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第31-32页
  §1.3.2 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第32-34页
  §1.3.3 铁基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第34-36页
  §1.3.4 一些巨磁阻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第36-38页
 §1.4 电荷密度波(CDW)和自旋密度波(SDW)的简介第38-49页
  §1.4.1 电荷密度波(CDW)的实验简介第39-43页
  §1.4.2 电荷密度波(CDW)的动力学理论简介第43-44页
  §1.4.3 自旋密度波(SDW)的简介第44-47页
  §1.4.4 CDW和SDW态与超导之间的关系第47-49页
参 考 文 献第49-56页
第二章 Sm FeAsO_(1-x)F_x体系中反常输运特性及相图的研究第56-68页
 §2.1 引言第56-57页
 §2.2 实验细节第57页
 §2.3 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7-65页
 §2.4 本章小结第65页
 参考文献第65-68页
第三章 Sm FeAsO_(1-x)F_x和Ba_(1-x)K_xFe_2As_2体系同位素效应的研究第68-82页
 §3.1 引言第68页
 §3.2 实验细节第68-70页
 §3.3 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0-79页
 §3.4 本章小结第79-80页
 参考文献第80-82页
第四章 TaFe_(1+y)Te_3中Fe1链的反铁磁态和磁场诱导层间Fe2的铁磁态研究第82-100页
 §4.1 引言第82-83页
 §4.2 实验细节第83-84页
 §4.3 实验结果及讨论第84-96页
  §4.3.1 晶体结构和XRD第84页
  §4.3.2 磁化率和磁电阻效应第84-91页
  §4.3.3 Hall效应和热电势第91-93页
  §4.3.4 比热第93-94页
  §4.3.5 磁结构模型第94-96页
 §4.4 本章小结第96-97页
 参考文献第97-100页
第五章 Na_2Ti_2Pn_2O(Pn= As, Sb)层状钛基磷族氧化物的物性性研研究第100-113页
 §5.1 引言第100-102页
 §5.2 实验细节第102-103页
 §5.3 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3-110页
  §5.3.1 结构表征第103页
  §5.3.2 电阻率和磁化率第103-105页
  §5.3.3 霍尔系数R_H和热电势TEP第105-108页
  §5.3.4 磁电阻第108-109页
  §5.3.5 比热第109-110页
 §5.4 本章小结第110-111页
 参考文献第111-113页
第六章 R_2Ti_2Pn_2O(R=(SrF),(Sm O);Pn= As,Sb)层状钛基磷族氧化物的结构和和物性研究第113-136页
 §6.1 引言第113-115页
 §6.2 实验细节第115页
 §6.3 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15-132页
  §6.3.1 晶体结构的精修第115-117页
  §6.3.2 电阻率和磁化率第117-120页
  §6.3.3 霍尔系数(R_H)和热电势(TEP)第120-122页
  §6.3.4 比热第122-124页
  §6.3.5 变温XRD第124-126页
  §6.3.6 压力效应第126-132页
 §6.4 本章小结第132-133页
 参考文献第133-136页
第七章 (LaO)_2/(BaF)_2Mn_2Se_2O层状锰基硫族氧化物的结构和和物性研究第136-151页
 §7.1 引言第136-138页
 §7.2 实验细节第138-139页
 §7.3 实验结果第139-148页
  §7.3.1 晶体结构的精修第139-142页
  §7.3.2 电阻率和磁化率第142-146页
  §7.3.3 比热第146-147页
  §7.3.4 Fe基, Co基, Mn基化合物的磁结构第147-148页
 §7.4 本章小结第148-149页
 参考文献第149-151页
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1-158页
致谢第158-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增益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相关物理研究
下一篇:三维声学敏感度分析的宽频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