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·接受新社会的挑战,适应时代的发展 | 第13页 |
·响应新课程理念,适应改革 | 第13页 |
·满足各层学生的需要,增强其学习兴趣 | 第13-14页 |
·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文献分析法 | 第16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16页 |
·访谈法 | 第16页 |
·观察法 | 第16页 |
·实验法 | 第16页 |
·案例分析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3页 |
·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分层教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·分层教学的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| 第19-20页 |
·分层教学的类型 | 第20-21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·因材施教理论 | 第21页 |
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1页 |
·社会学习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| 第23-43页 |
·调查范围及对象 | 第23页 |
·调查目的及方法 | 第23页 |
·问卷的编制 | 第23-24页 |
·编制初始问卷 | 第23页 |
·专家访谈与修订 | 第23页 |
·正式问卷的结构说明 | 第23-24页 |
·教师问卷 | 第23-24页 |
·学生问卷 | 第24页 |
·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与统计 | 第24页 |
·正式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4-41页 |
·信度、效度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教师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| 第26-36页 |
·烟台市区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类型的调查 | 第26-28页 |
·烟台市区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性质的调查 | 第28-29页 |
·各教龄段教师对分层教学了解程度的调查 | 第29页 |
·不同教龄段教师对学生的认可标准调查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教龄段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标准调 | 第31-32页 |
·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分层教学看法的调查 | 第32-33页 |
·高中教师对分层教学具体实施情况的调查 | 第33-34页 |
·各教龄段教师对学生课堂讨论时间分配的调查 | 第34-35页 |
·高中生参与生物学课堂讨论比例的调查 | 第35-36页 |
·学生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高中生对生物学科态度的调查 | 第36-37页 |
·高中生喜欢生物学科原因的调查 | 第37-38页 |
·高中生喜欢的上课形式的调查 | 第38-39页 |
·高中生能否接受所在层次的调查 | 第39-40页 |
·学生在生物学分层教学课堂上情况的调查 | 第40-41页 |
·学生对生物学分层教学效果认可度的调查 | 第41页 |
·调查结论 | 第41-43页 |
·教师问卷结论 | 第41-42页 |
·学生问卷结论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| 第43-45页 |
·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·教师对分层教学不够了解 | 第43页 |
·实施班内分层的学校只进行集体备课而没有分层备课 | 第43页 |
·实施班内分层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显性分层 | 第43页 |
·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 | 第43-44页 |
·某些高教龄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| 第44页 |
·问题解决的建议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对生物学教师分层教学的培训 | 第44页 |
·鼓励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备课 | 第44页 |
·实施班内的隐性分层 | 第44页 |
·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分层评价 | 第44页 |
·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力量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分层教学案例设计及其应用 | 第45-52页 |
·教学设计(ATP 的主要来源——细胞呼吸) | 第45-50页 |
·教学反思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分层教学案例效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 | 第52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| 第52-54页 |
第七章 下一步设想 | 第54-55页 |
·隐性分层不完善 | 第54页 |
·走班制不普遍实施的原因 | 第54页 |
·编制一份落实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录一 | 第58-60页 |
附录二 | 第60-62页 |
附录三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