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缩略语 | 第10-11页 |
| 1 序言(文献综述) | 第11-21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| 第12-21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的影响 | 第12-15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宿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| ·氮肥对紫花苜蓿生产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| ·国内外紫花苜蓿施氮肥的研究 | 第16页 |
| ·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| ·施氮量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| ·施氮量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| 第18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互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| ·播期对氮肥吸收率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施氮量对氮肥吸收率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试验地概况 | 第21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1页 |
| ·测定项目 | 第21-22页 |
| ·植株形态指标 | 第21-22页 |
| ·植株再生指标 | 第22页 |
| ·干物质产量 | 第22页 |
| ·饲草品质 | 第22页 |
| ·光合指标 | 第22页 |
| ·数据统计 | 第22-23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47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23-31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| ·株高 | 第23页 |
| ·茎粗 | 第23-24页 |
| ·茎节数 | 第24页 |
| ·分枝数 | 第24-28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的影 | 第28-29页 |
| ·生长速度 | 第28页 |
| ·再生速度 | 第28-29页 |
| ·单株叶面积 | 第29-30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茎叶比 | 第30-31页 |
| ·鲜干比 | 第31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各茬鲜、干物质产量 | 第31-33页 |
| ·紫花苜蓿干物质总产量的方差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| 第34-36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| 第36-42页 |
| ·粗蛋白质含量 | 第36-38页 |
| ·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| 第38-39页 |
| ·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| 第39-41页 |
| ·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| 第41-42页 |
| ·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| ·光合速率(Pn)日变化 | 第43-44页 |
| ·蒸腾速率(Tr)日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·气孔导度(Gs)日变化 | 第45页 |
| ·胞间CO_2浓度(Ci)日变化 | 第45-47页 |
| 4 讨论与结论 | 第47-53页 |
| ·讨论 | 第47-51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48页 |
| ·氮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氮肥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播期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氮肥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播期和氮肥的互作 | 第51页 |
| ·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