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社区融合发展研究--以苍南县农村社区发展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导论第10-18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社区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社区的定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社区的建设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农村社区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农村社区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历程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政府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评述第15-16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介绍第18-22页
   ·治理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治理的源起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治理的定义与内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治理理论的意义与普适性第20页
   ·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源起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第21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意义第21-22页
第3章 苍南县农村社区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第22-33页
   ·苍南县农村社区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22页
   ·苍南县农村社区改革历程第22-32页
     ·行政区划调整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村级组织设置“转、并、联”改革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建立村转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合并组建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联合设立联居党组织和管委会,联居管委会作为乡镇的派出机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第27-32页
   ·苍南县农村社区改革的初步成效第32-33页
第4章 苍南县农村社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3-39页
   ·当前苍南县农村社区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社区自我定位模糊第33页
     ·社区自主运行困难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群众参与认可程度低第34-35页
   ·苍南县农村社区融合发展难以实现的原因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社区的建设和运行偏“行政化”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村社区职责“错位”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村社区职能“缺位”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农村社区职权“失位”第36页
     ·社区运行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不足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事权下放“形式化”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资金保障不足第37页
       ·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受限第37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·服务对象“共识难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服务内容“充实难”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公共资源“供给难”第38-39页
第5章 国外社区发展先进经验的借鉴第39-42页
   ·国外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做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欧美等国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第39页
     ·新加坡社区发展的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·国外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和启示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合理规划社区建设第40页
     ·实现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多渠道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第41页
     ·加强社区制度建设第41-42页
第6章 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社区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第42-47页
   ·依托政府对农村新社区扁平化管理进行顶层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第42页
     ·建立扁平化的农村社区内部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建立扁平化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第43页
   ·促进农村社区组织的自我融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政府放权和社区自治的融合第43页
     ·促进传统自然村与农村社区组织的融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促进社团群团等配套组织与农村社区的融合第44页
   ·实现农村社区资源供求融合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重建并扩大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第44-45页
     ·重整社区资源共享工作机制第45页
     ·重构社区融资渠道第45页
     ·整合社区居民合理诉求第45页
   ·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融合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政府主导建立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引入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第46页
     ·形成社区志愿和互助服务体系第46-47页
第7章 总结与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附录第53-54页
卷内备考表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“村官”生存状况调查分析--以瑞安市大学生“村官”为例
下一篇:行政单位试行权责发生制会计研究--以上海市女子监狱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