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21页 |
·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上海社区建设的主要进展 | 第9-10页 |
·“行政型”社区的自治性不足问题 | 第10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社区 | 第15页 |
·行政型社区 | 第15页 |
·社区自治 | 第15-16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社区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实证研究对象选择原由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分析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行政型社区的主要特征及悖论 | 第21-25页 |
·行政型社区形成过程 | 第21-22页 |
·“单位制”管理体制 | 第21页 |
·“街居制”管理体制 | 第21页 |
·“社区制”管理体制 | 第21-22页 |
·行政型社区主要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姓“社”还是姓“区”:行政型社区的悖论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挖掘社区自治的自身潜能:上海市梅陇镇的实践 | 第25-32页 |
·自律规范:业委会主任联谊会宗旨 | 第25-27页 |
·梅陇镇业委会主任联谊会的基本情况 | 第25页 |
·业委会的主要作用 | 第25-27页 |
·业委会“四化”建设 | 第27页 |
·发挥智囊团和群众领袖作用:城中村管理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梅陇城中村基本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成立社区智囊团 | 第28页 |
·注重领袖培育 | 第28-29页 |
·探索“村居联动”管理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“村居联动”管理机制的启动 | 第29页 |
·“村居联动”管理机制的运作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融合外部资源激活内生能力:上海市梅陇镇的实践 | 第32-38页 |
·第三方托管:社区文体中心运营模式 | 第32-35页 |
·社区文体中心实行第三方托管的原因 | 第32-33页 |
·引入社会化运作 | 第33-34页 |
·变服务对象为选择主体 | 第34-35页 |
·政社合作:外来媳妇社团运作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依托专业力量辅助社团成长 | 第35-36页 |
·“飞来之凤”创造媳妇们的美好生活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增强内生自治能量推动行政型社区转型的路径及对策 | 第38-45页 |
·从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社区转型的路径 | 第38-39页 |
·行政型社区转型中增强内生治能量的对策 | 第39-45页 |
·挖掘社区自治精神中的民间资源 | 第40-41页 |
·培育社区自治生长中的社会主体 | 第41-43页 |
·构筑社区自治运作中的多主体合作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强化社区自治内涵中的公共服务基础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卷内备考表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