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血流动力的心音产生模型及仿真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| ·心脏听诊与心音 | 第10-11页 |
| ·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模型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3页 |
| ·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| 2 心血管系统与心音 | 第15-30页 |
| ·心血管系统构成 | 第15-18页 |
| ·心脏与瓣膜 | 第16-17页 |
| ·动脉、静脉与毛细血管 | 第17页 |
| ·血液分布 | 第17-18页 |
| ·心血管系统动态循环 | 第18-24页 |
| ·心动周期 | 第18-20页 |
| ·血压 | 第20-21页 |
| ·压力容积关系 | 第21-22页 |
| ·呼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| ·心电与心音 | 第24-27页 |
| ·心电 | 第24-25页 |
| ·心音 | 第25-27页 |
| ·听诊位置 | 第27页 |
| ·生理信号采集 | 第27-30页 |
| 3 心血管系统建模 | 第30-46页 |
| ·心血管系统模型 | 第30-37页 |
| ·心室模型 | 第30页 |
| ·心房模型 | 第30-32页 |
| ·血管模型 | 第32-34页 |
| ·模型求解 | 第34-37页 |
| ·心脏各瓣膜关闭时间差定义 | 第37-38页 |
| ·模型的生理控制机制 | 第38-39页 |
| ·心率控制机制 | 第38页 |
| ·心室收缩性控制机制 | 第38-39页 |
| ·血管收缩性控制机制 | 第39页 |
| ·瓣膜振动模型及心音合成 | 第39-45页 |
| ·瓣膜振动模型 | 第39-40页 |
| ·Ramp函数 | 第40-41页 |
| ·差分方程求解 | 第41-42页 |
| ·心音合成 | 第42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4 心音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 | 第46-58页 |
| ·心音的频域与时频域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心音信号降噪与定位 | 第48页 |
| ·第二心音A、P分量提取 | 第48-55页 |
| ·第二心音合成模型 | 第49-51页 |
| ·模拟退火算法 | 第51-52页 |
| ·A、P分量的提取 | 第52-55页 |
| ·第一心音的分解 | 第55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5 仿真 | 第58-70页 |
| ·运动后心音变化仿真 | 第58-64页 |
| ·仿真过程 | 第58-60页 |
| ·实验验证 | 第60-64页 |
| ·呼吸过程中心音变化仿真 | 第64-70页 |
| ·仿真过程 | 第64-67页 |
| ·实验验证 | 第67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