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9-20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·光催化制氢的原理 | 第11-13页 |
| ·提高 TiO_2光电催化性能的途径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16-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·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 | 第16页 |
| ·CdS 光腐蚀现象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光电极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最佳条件的探讨 | 第17页 |
| ·光源、沉积方法及吸附处理等对光电极的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17页 |
| ·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现存问题及对策 | 第18-19页 |
| ·通过改变电解液条件来解决 CdS/TiO_2纳米管光电极的光腐蚀问题 | 第18页 |
| ·通过改进电极沉积方法来提高 CdS/TiO_2纳米管光电极的稳定性 | 第18-19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20-21页 |
| ·CdS/TiO_2制备实验药品 | 第20页 |
| ·CdS/TiO_2光电催化性能研究实验药品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| ·CdS/TiO_2制备实验仪器 | 第21页 |
| ·CdS/TiO_2光电催化性能研究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| 第22-23页 |
| 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2-23页 |
| ·X 射线衍射(XRD) | 第23页 |
| ·光电流和光电流密度 | 第23页 |
| ·量子效率 | 第23-24页 |
| 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 | 第25-39页 |
| ·引言 | 第25-28页 |
| ·溶胶—凝胶法 | 第25-26页 |
| ·微乳液法 | 第26页 |
| ·模板合成法 | 第26-27页 |
| ·沉淀法 | 第27页 |
| ·电化学沉积法 | 第27-28页 |
| ·TiO_2纳米管和 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 | 第28-36页 |
| ·制备装置 | 第28-29页 |
| ·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9-33页 |
| ·TiO_2纳米管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| ·TiO_2纳米管的表征 | 第30-33页 |
| ·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3-36页 |
| ·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 | 第33-35页 |
| ·CdS/TiO_2纳米管的表征 | 第35-36页 |
| ·CdS/TiO_2纳米管的制备原理 | 第36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CdS/TiO_2纳米管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| 第39-59页 |
| ·引言 | 第3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9-43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39-40页 |
| ·光电催化研究方法 | 第40-43页 |
| ·影响 CdS/TiO_2纳米管电极光电化学性能的因素 | 第43-55页 |
| ·电解液对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9页 |
| ·电解液中 Na_2CO_3和 HCOONa 的作用 | 第43-45页 |
| ·Na_2CO_3浓度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HCOONa 浓度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电解液的pH值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CdS 电极在最佳电解液中的光电流 | 第49页 |
| ·光电极的沉积方法对光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49-53页 |
| ·脉冲法沉积的光电极 | 第50-52页 |
| ·不同沉积方法对比 | 第52-53页 |
| ·不同光源对电极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对氨基苯硫酚对 CdS 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CdS/TiO_2与 TiO_2纳米管光电性能的对比 | 第55-58页 |
| ·不同光电极产生的光电流对比研究 | 第55-56页 |
| ·CdS/TiO_2与 TiO_2纳米管降解亚甲基蓝的对比研究 | 第56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