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

生物质燃烧与传热强化的试验及数值模拟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·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技术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生物质燃料及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生物质燃料及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·生物质燃烧存在的问题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生物质燃烧传热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·扰流物强化传热技术及其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扰流物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·国内扰流物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第2章 生物质燃烧及传热过程的基础理论第19-31页
   ·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第19-21页
   ·空气量及烟气量的计算第21页
     ·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及实际空气量第21页
     ·燃烧产生的理论烟气量及实际烟气量第21页
   ·燃烧过程中的灰沉积及传热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沉积过程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污垢壁面的传热第23-24页
   ·扭带管内对流换热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第24-30页
     ·三维湍流流动的控制方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第25-28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·近壁面处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传热与阻力性能第29页
     ·综合性能评价第29-30页
   ·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 生物质燃料燃烧试验系统第31-38页
   ·试验原料的物理性质第31页
   ·工业分析、元素分析及热值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工业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元素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·热值的测定第32页
   ·生物质燃烧传热试验系统第32-37页
     ·进料系统第34页
     ·送风系统第34页
     ·燃烧系统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对流换热系统第35页
     ·数据的测量记录第35-37页
   ·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 生物质燃料燃烧及传热试验第38-53页
   ·工业分析、元素分析及热值的测定结果第38页
   ·理论空气量及烟气量的计算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·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影响因素第39-47页
     ·炉排面积热负荷对燃烧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炉膛容积热负荷对燃烧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燃料含水量对燃烧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·生物质燃烧过程的灰沉积及对传热的影响第47-51页
     ·炉膛及对流换热管的沉积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沉积对传热过程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影响沉积的因素第49-51页
   ·小结第51-53页
第5章 对流换热管内扭带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第53-65页
   ·引言第53页
   ·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物理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及计算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·流线比较第55页
     ·温度场分布第55-56页
     ·速度场分布第56-60页
     ·传热及阻力性能第60-62页
   ·内插旋转扭带对传热过程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·小结第63-65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65-68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65-66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层稀燃喷雾壁面复合引导LPG直喷发动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数值解析
下一篇:小型风力发电变流器控制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