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一、导论 | 第9-12页 |
(一)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 现实意义 | 第9页 |
2.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(三) 文章结构 | 第10-11页 |
(四)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1. 观点创新 | 第11页 |
2. 研究领域创新 | 第11页 |
3. 论文不足 | 第11-12页 |
二、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简述 | 第12-14页 |
三、公务员财产申报主管机构之理论争鸣和实践探索 | 第14-19页 |
(一) 理论争鸣 | 第14-15页 |
(二) 实践探索 | 第15-19页 |
1. 中央实践探索 | 第15-17页 |
2. 地方实践探索 | 第17-19页 |
四、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3页 |
(一) 政党机构主管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(二) 权力机关主管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(三) 行政机关主管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1. 监察机关主管的问题 | 第21页 |
2. 预防腐败局主管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(四) 专门委员会主管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五、检察机关主管公务员财产申报的优越性 | 第23-29页 |
(一) 在保障公务员基本人权方面优于党的机关主管 | 第23-24页 |
(二) 在人员配置和监督职能方面优于权力机关 | 第24-25页 |
(三) 在程序正义方面优于行政机关 | 第25-26页 |
(四) 实现现有制度效益最大化方面优于新设专门委员会 | 第26-27页 |
(五) 在现行成文法中检察机关主管的法律基础优于其他机关 | 第27-28页 |
(六)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检察机关主管大于其他机关 | 第28-29页 |
六、检察机关主管公务员财产申报的对策 | 第29-52页 |
(一) 提高检察机关政治地位增强主管机关权威性 | 第30-32页 |
(二) 坚持透明度及惩治和教育预防腐败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| 第32-36页 |
1. 受理审查的过程和结果应坚持透明度原则 | 第32-35页 |
2. 坚持惩治和教育预防腐败相结合原则 | 第35-36页 |
(三) 选择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局主管并明确其地位职责 | 第36-39页 |
(四) 检察机关在主管过程中只享有程序监督权而无实体处分权 | 第39-40页 |
(五) 合理构建检察机关受理审查的具体内容 | 第40-43页 |
1. 如何申报以及公示监督期限 | 第41页 |
2. 申报主体与客体范围 | 第41-42页 |
3. 申报登记载体 | 第42-43页 |
(六) 完善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| 第43-46页 |
1. 强化权力机关监督与支持 | 第43-45页 |
2. 完善举报制度尊重社会监督 | 第45-46页 |
(七) 采取宽严适中的违规制裁标准 | 第46-49页 |
(八) 加强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| 第49-52页 |
1. 完善金融实名制 | 第50页 |
2. 注重与刑法的衔接 | 第50页 |
3. 完善社会信用机制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