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8-11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8-10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论文的工作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IEEE 1588 时间协议的分析和比较 | 第14-26页 |
·IEEE 1588 协议简介 | 第14-15页 |
·IEEE 1588 的优势 | 第15-16页 |
·IEEE 1588V2 协议同步原理 | 第16-18页 |
·IEEE 1588 时钟类型 | 第18-21页 |
·IEEE 1588 协议的同步过程 | 第21-24页 |
·建立主从层次 | 第21-24页 |
·时钟同步 | 第24页 |
·PTP 消息类型及相关的作用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时钟同步的硬件设计 | 第26-36页 |
·时钟同步模块硬件设计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LPC1768 芯片功能介绍 | 第27-28页 |
·DP83640 功能结构 | 第28-30页 |
·DP83640 对 IEEE 1588 协议的硬件支持 | 第29页 |
·DP83640 时钟处理方式 | 第29-30页 |
·DP83640 时间戳 | 第30页 |
·相关的电路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电源电路 | 第30-31页 |
·LPC1768 主芯片模块 | 第31页 |
·LPC1768 串口模块 | 第31-32页 |
·LPC1768 JTAG 口模块 | 第32-33页 |
·DP83640 的电路 | 第33页 |
·LPC1768 和 DP83640 之间的通信接口 | 第33-35页 |
·MII 接口标准 | 第33-34页 |
·MII 相关的接口标准介绍 | 第34页 |
·RMII 接口介绍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 RT-Thread | 第36-42页 |
·实时系统 | 第36-37页 |
·嵌入式系统 | 第36页 |
·实时系统 | 第36-37页 |
·RT-Thread 简介 | 第37-40页 |
·实时内核 | 第37-38页 |
·网络组件 LwIP | 第38页 |
·文件系统组件 | 第38-39页 |
·Shell 系统 | 第39页 |
·图形用户界面 | 第39页 |
·支持的平台 | 第39-40页 |
·选择 RT-Thread 系统的原因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IEEE1588 时钟同步的软件设计 | 第42-57页 |
·系统的开发环境 | 第42-44页 |
·软件算法架构 | 第44-45页 |
·软件设计的关键模块分析 | 第45-56页 |
·GPS 信息接收模块 | 第46-47页 |
·本系统中各时间的转换模块 | 第47-50页 |
·DP83640 中的 PTP 秒值模块 | 第50-54页 |
·IEEE 1588 报文通信模块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IEEE 1588 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| 第57-64页 |
·对 DP83640 功能的测试 | 第57-58页 |
·对 PTP 网络报文的测试 | 第58-59页 |
·对网络时钟同步精度的测试 | 第59-62页 |
·对网络时钟同步的误差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