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1-21页 |
·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| 第11-13页 |
·过去 50 年我国主要流域径流变化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气候变化下流域水文响应的分析方法 | 第15-21页 |
·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气候弹性模型改进及典型流域水文响应分析 | 第24-55页 |
·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气候弹性模型的改进 | 第25-28页 |
·流域蓄水量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考虑流域蓄水量年际变化的气候弹性模型 | 第26-28页 |
·气候弹性模型在中国典型流域的应用 | 第28-36页 |
·研究流域和数据资料介绍 | 第28-32页 |
·气候弹性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| 第32-33页 |
·径流的气候弹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植被的气候弹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气候弹性模型在澳大利亚典型流域的应用 | 第36-53页 |
·研究流域和数据资料介绍 | 第36-38页 |
·流域气候水文植被特征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气候弹性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| 第44-47页 |
·径流的气候弹性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植被的气候弹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3章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模型的典型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| 第55-88页 |
·概述 | 第55页 |
·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模型的改进及弹性系数推导 | 第55-64页 |
·考虑流域蓄水量年际变化的水热耦合平衡模型 | 第55-57页 |
·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模型的弹性系数推导 | 第57-64页 |
·中国典型流域径流弹性系数的估计与结果分析 | 第64-74页 |
·下垫面参数和折减系数的估算与分析 | 第64-68页 |
·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分析估计的径流气候弹性 | 第68-72页 |
·基于统计回归分析估计的径流气候弹性 | 第72-74页 |
·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模型在中国典型流域的应用 | 第74-86页 |
·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| 第74-81页 |
·中国典型流域年径流的预测 | 第81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4章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流域水文过程变化分析 | 第88-113页 |
·概述 | 第88页 |
·潘家口水库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| 第88-97页 |
·研究流域和数据资料介绍 | 第88-91页 |
·分布式水文模型 GBHM 简介 | 第91-95页 |
·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| 第95-97页 |
·潘家口水库流域过去 50 年水量平衡要素变化分析 | 第97-112页 |
·流域水量平衡要素的长期变化分析 | 第97-100页 |
·流域年水量平衡的分析 | 第100-107页 |
·流域径流变化的定性分析 | 第107-11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5章 变化环境下潘家口水库流域的水文响应综合分析 | 第113-132页 |
·概述 | 第113页 |
·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的综合分析框架 | 第113-116页 |
·基本研究思路 | 第113-114页 |
·综合分析框架 | 第114-116页 |
·气候变化对潘家口水库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| 第116-121页 |
·研究时段划分 | 第116-117页 |
·基于 GBHM 模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| 第117-118页 |
·基于气候弹性模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| 第118-120页 |
·基于水热耦合平衡模型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| 第120-121页 |
·人类活动对潘家口水库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| 第121-123页 |
·基于数据分析定量评估人工取用水对径流减少的贡献 | 第121-122页 |
·基于 GBHM 模型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| 第122-123页 |
·基于水热耦合平衡模型定量评估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| 第123页 |
·潘家口水库流域径流变化的综合分析 | 第123-125页 |
·未来气候情景下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变化分析 | 第125-131页 |
·气候模式选择及降尺度方法 | 第125-127页 |
·未来气候情景下入库径流模拟与分析 | 第127-1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2-137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32-135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35-136页 |
·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| 第136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46页 |
致谢 | 第146-14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48-1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