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4页 |
·债券市场概述 | 第9-10页 |
·债券市场结构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债券融资和披露内部控制的结合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回顾 | 第14-1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·丰富了披露内部控制对债务条款影响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明确了投资人对财务报告的拟信赖性和债务条款的关系 | 第21页 |
·丰富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| 第21页 |
·论文框架及结构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披露内部控制与债务融资的理论分析 | 第23-31页 |
·代理理论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完美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| 第23页 |
·信息产品的特殊性 | 第23-24页 |
·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体制不完美 | 第24-25页 |
·债务融资解决代理问题的理论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不完全契约理论 | 第25页 |
·制度对于代理成本治理的失效 | 第25-26页 |
·市场演变对于代理成本治理机制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融资契约的设计最终选定短期债务契约 | 第26-27页 |
·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下代理成本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信号发送 | 第27页 |
·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具有明确信号 | 第27-28页 |
·高质量信息产品的提供 | 第28-29页 |
·披露内部控制与债务融资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·信息披露能够影响债务融资 | 第29页 |
·内部控制与债务融资的同源性效应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实证假设与设计 | 第31-39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1-33页 |
·针对一般条款数目的研究 | 第31-32页 |
·针对债券收益率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33-36页 |
·内部控制质量缺陷的定义 | 第33-34页 |
·关于一般性条款数目的研究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36-39页 |
·样本对象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样本区间选择 | 第38页 |
·样本数据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实证分析 | 第39-54页 |
·关于一般性条款数目的模型实证 | 第39-46页 |
·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 | 第39-42页 |
·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 | 第42-46页 |
·稳健性检验 | 第46页 |
·关于债券利息率条款的研究 | 第46-52页 |
·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 | 第46-49页 |
·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 | 第49-51页 |
·稳健性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实证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8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结论的进一步研究 | 第55-57页 |
·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 | 第55-56页 |
·债务契约的设计与监管 | 第56-57页 |
·内部控制信息制度的执行 | 第57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