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形钢板结构荷载作用下轴力与弯矩计算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结构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波形钢板设计方法及理论基础 | 第20-43页 |
·AISI 设计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CHBDC 设计方法 | 第24-33页 |
·AASHTO 设计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34-40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截面性质计算及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43-59页 |
·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| 第43-48页 |
·波形钢板截面几何特性 | 第43页 |
·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| 第43-45页 |
·算例 | 第45-46页 |
·Cad 软件计算截面 | 第46-47页 |
·计算结果对比 | 第47-48页 |
·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 | 第48-57页 |
·参数选取 | 第48页 |
·本构关系 | 第48-49页 |
·静力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3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CHBDC 设计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等效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波形钢板内力分析 | 第59-88页 |
·波形钢板轴力研究 | 第59-68页 |
·模型参数 | 第59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国内外轴力计算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其他土压力计算公式 | 第62-63页 |
·波形钢板结构的刚柔性 | 第63页 |
·结果对比 | 第63-65页 |
·土压力计算方法探讨 | 第65-68页 |
·活载及活载作用下弯矩计算 | 第68-76页 |
·活载施加 | 第68-69页 |
·活载计算 | 第69-72页 |
·等效荷载系数 | 第72-73页 |
·活载产生弯矩 | 第73-76页 |
·弯矩理论计算公式 | 第76-83页 |
·圆弧拱的几何性质 | 第76-77页 |
·波形钢板圆弧拱弯矩计算 | 第77页 |
·基本结构 | 第77-79页 |
·恒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| 第79-81页 |
·圆弧三角荷载产生弯矩 | 第81-82页 |
·均布荷载产生弯矩 | 第82-83页 |
·三心拱等效模型 | 第83-86页 |
·结构有效尺寸 | 第84-85页 |
·结构等效 | 第85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五章 波形钢板结构屈曲稳定性探索分析 | 第88-92页 |
·屈曲分析及探索 | 第88页 |
·有限元屈曲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特征值计算 | 第89-90页 |
·活载作用下结构屈曲 | 第90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六章 波形钢板结构设计实例 | 第92-115页 |
·结构选型 | 第92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92-93页 |
·设计方案 | 第93-94页 |
·波形钢板 | 第94-96页 |
·波形板拼接 | 第96-97页 |
·设计计算过程 | 第97-101页 |
·基础连接 | 第101-102页 |
·斜交与回填 | 第102-105页 |
·斜交角 | 第102页 |
·波纹管受力方向 | 第102-103页 |
·斜交的后果 | 第103页 |
·处理方式 | 第103-105页 |
·设计说明 | 第105-107页 |
·螺栓及槽钢 | 第105-106页 |
·地基与基础 | 第106页 |
·设计标准 | 第106页 |
·回填材料 | 第106-107页 |
·施工要点 | 第107-109页 |
·基底承载力 | 第107页 |
·台后回填及压实 | 第107页 |
·钢板和基础的连接 | 第107页 |
·材料的验收 | 第107-108页 |
·钢板的搬运 | 第108页 |
·钢板的组装 | 第108页 |
·波形钢板截面测量 | 第108-109页 |
·防水处理 | 第109页 |
·伸缩缝 | 第109页 |
·施工工艺 | 第109-114页 |
·基底处理 | 第110-111页 |
·钢管支架搭设平台 | 第111页 |
·钢板安装 | 第111-112页 |
·防水处理及端墙施工 | 第112-113页 |
·台背回填及钢板变形观测分析 | 第113-114页 |
·防锈和除锈 | 第11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5-118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115-116页 |
·本文展望 | 第116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22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4页 |
Ⅳ-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