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6页 |
Ⅰ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Ⅱ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Ⅲ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Ⅳ 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Ⅴ 研究的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22页 |
·学案 | 第16页 |
·学案导学 | 第16-17页 |
·分层教学 | 第17页 |
·学案导学模式 | 第17-19页 |
·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迫切需要 | 第18页 |
·大面积提高学校学习成绩的需求 | 第18-19页 |
·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需 | 第19页 |
·学案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| 第19-22页 |
·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| 第20页 |
·有利于因材施教 | 第20-21页 |
·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| 第21-22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的前期调查 | 第22-27页 |
·调查目的 | 第22页 |
·调查范围及人群 | 第22页 |
·调查过程 | 第22页 |
·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调查结论 | 第24-27页 |
·结论一:分层教学符合高中生物课程新课程理念 | 第25页 |
·结论二:高中生物课程性质决定实施分学案导学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| 第25-27页 |
第三部分 高中学案导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 | 第27-37页 |
·教师制定导学案环节 | 第27-33页 |
·制定学案导学的课程计划 | 第27页 |
·教师对学生分层级 | 第27-29页 |
·教师合作制定导学案 | 第29-33页 |
·学案的设计 | 第30-32页 |
·教师备课 | 第32-33页 |
·师生互动环节 | 第33-37页 |
·设疑激趣、导入新课 | 第33-34页 |
·自主学习、诊断补偿 | 第34页 |
·学案引领、教师点拨 | 第34-35页 |
·分层练习、分类提高 | 第35页 |
·课后反馈,评价分层 | 第35-36页 |
·区别对待 分层辅导 | 第36-37页 |
第四部分 学案导学中分层教学的特点 | 第37-41页 |
·分层教学突出学案导学的引领作用 | 第37-38页 |
·学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| 第37-38页 |
·解决课本滞后性,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 | 第38页 |
·学案是学生的精品练习册 | 第38页 |
·学生的复习依据 | 第38页 |
·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38-41页 |
·分层教学鼓励学生全员参与,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 | 第39页 |
·分层教学注意到学生水平层次性,做到因材施教 | 第39-40页 |
·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人格,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| 第40-41页 |
第五部分 学案导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| 第41-51页 |
·实施方案 | 第41-51页 |
·实验的时间安排 | 第41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41页 |
·实验对象的选取 | 第41页 |
·实验变量的设定 | 第41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41-43页 |
·教学案例 | 第43-45页 |
·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学案导学中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掌握基础知识水平 | 第45-47页 |
·学案导学中分层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| 第47-49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49-50页 |
·实践的反思 | 第50-5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一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| 第56-57页 |
附录二 2011 年 10 月摸底考试成绩 | 第57-63页 |
附录三 新授课学案实例 | 第63-73页 |
附录四 复习课课学案实例 | 第73-87页 |
附录五 实验课学案实例 | 第87-95页 |
附录六 中学生学习生物状况调查问卷 | 第95-97页 |
后记 | 第97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