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效果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致谢 | 第9-1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0页 |
| ·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| 第16-17页 |
| ·竹叶黄酮概述 | 第17-28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结构与成分 | 第17-19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提取 | 第19-22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分离纯化 | 第22-24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抑菌作用 | 第24-26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8-30页 |
| 第二章 竹叶黄酮的提取和分离纯化研究 | 第30-65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30页 |
| ·仪器和设备 | 第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7页 |
| ·竹叶黄酮提取分离的工艺流程 | 第30-31页 |
| ·竹叶的预处理 | 第31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测定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提取 | 第33页 |
| ·大孔树脂吸附法 | 第33-36页 |
| ·高效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| 第37-45页 |
| ·竹叶黄酮总含量的测定 | 第37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稳定性考察 | 第37页 |
| ·提取方式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| ·溶剂的选择 | 第38页 |
| ·竹叶粒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乙醇浓度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提取温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提取次数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提取时间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固液比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pH 值的影响 | 第44页 |
| ·正交试验 | 第44-45页 |
| ·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竹叶黄酮 | 第45-58页 |
| ·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竹叶黄酮 | 第45-50页 |
| ·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竹叶黄酮 | 第50-58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组分鉴定 | 第58-63页 |
| ·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58-59页 |
| ·HPLC-MS 联用技术 | 第59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三章 竹叶黄酮的抑菌和保鲜效果评价 | 第65-81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65页 |
| ·仪器和设备 | 第65页 |
| ·微生物和来源 | 第6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65-68页 |
| ·培养基制备 | 第65-66页 |
| ·供试菌悬液制备 | 第66-67页 |
| ·竹叶黄酮溶液制备 | 第67页 |
| ·豆浆制备 | 第67页 |
| ·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作用 | 第67页 |
| ·竹叶黄酮对豆浆的保鲜实验 | 第67页 |
| ·评价指标 | 第67-68页 |
| ·竹叶黄酮的抑菌作用 | 第68-72页 |
| ·竹叶黄酮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 | 第68-70页 |
| ·竹叶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 | 第70页 |
| ·竹叶黄酮对β-嗜碱芽孢杆菌抑菌效果 | 第70-71页 |
| ·最小抑菌浓度确定 | 第71-72页 |
| ·竹叶黄酮在豆浆保鲜中的应用 | 第72-80页 |
| ·竹叶黄酮对豆浆中菌落抑菌率分析 | 第72-76页 |
| ·竹叶黄酮与香兰素复配液对抑菌率分析 | 第76-78页 |
| ·豆浆的感官评价 | 第78-80页 |
| ·竹叶黄酮抑菌机理的探讨 | 第8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