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GAP分析法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研究及应用--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致谢 | 第8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GAP 分析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GAP 分析法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GAP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0-47页 |
| ·自然环境概述 | 第20-32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20-23页 |
| ·地质和地形地貌 | 第23页 |
| ·气候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·土壤 | 第24页 |
| ·水系 | 第24-25页 |
| ·植被 | 第25页 |
| ·动物物种 | 第25-26页 |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6-32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概况 | 第32-37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建设历史 | 第32-35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划分 | 第35-36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 | 第36-37页 |
| ·数据收集 | 第37-47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分布数据 | 第37-42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数据 | 第42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科研基建数据 | 第42-44页 |
| ·文件资料与图件 | 第44-45页 |
| ·图件数据数字化处理步骤 | 第45-47页 |
| 第三章 GAP 分析及其保护区网络体系构建 | 第47-68页 |
| ·GAP 分析法 | 第47-50页 |
| ·GAP 分析方法的产生 | 第47页 |
| ·GAP 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| 第47-49页 |
| ·GAP 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49-50页 |
| ·GAP 分析法的优缺点 | 第50页 |
| ·与本论文有关的评价结论 | 第50-54页 |
| ·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| 第50-51页 |
| ·野生植物物种情况 | 第51页 |
| ·生物多样性情况 | 第51-54页 |
| ·物种 GAP 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·物种数据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物种 GAP 分析结果 | 第56-57页 |
| ·生态系统 GAP 分析 | 第57-68页 |
| ·生态系统数据分析 | 第57-62页 |
| ·生态系统 GAP 分析结果 | 第62页 |
| ·增加重要生态系统分析 | 第62-68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8页 |
| ·不足与改进 | 第68-69页 |
| ·展望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