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综述 | 第12-34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发展历史沿革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发展简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高校校园景观发展简述 | 第13-14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构成要素 | 第14-16页 |
·硬质景观要素 | 第14-16页 |
·软质景观要素 | 第16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类型及其特点 | 第16-18页 |
·从校园的景观内容不同来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从校园的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功能和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功能 | 第18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及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| 第19-23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21-23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与创意 | 第23-31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的内涵 | 第23-26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创意形式 | 第26-30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创意途径 | 第30-31页 |
·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发展趋势 | 第31-33页 |
·人性化 | 第31页 |
·园林化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化 | 第32页 |
·网络化 | 第32页 |
·城市化 | 第32-33页 |
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调查研究 | 第34-64页 |
·南京市高校校园概况 | 第34-35页 |
·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实地调查 | 第35-55页 |
·实地调查地点的选定 | 第35-38页 |
·实地调查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实地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5页 |
·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55-58页 |
·非生态的景观规划设计 | 第55页 |
·文化内涵欠缺 | 第55-56页 |
·人性化设计欠缺 | 第56页 |
·校园环境缺乏个性 | 第56-57页 |
·景观元素单调 | 第57-58页 |
·影响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的主要因素 | 第58-59页 |
·环境因素 | 第58页 |
·人文因素 | 第58-59页 |
·院校性质因素 | 第59页 |
·南京市高校校园环境特色景观发展对策 | 第59-63页 |
·建设过程要加强多部门合作,不断融入新观念 | 第59-62页 |
·重视并加强整体校园环境的维护与管理 | 第62-63页 |
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高校校园环境景观特色创意研究案例分析——皖西学院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| 第64-80页 |
·校园概况及环境现状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校园概况 | 第64页 |
·规划校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| 第64-65页 |
·校园环境绿地景观总体规划概要 | 第65-68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65页 |
·规划设计理念与设计主题 | 第65-66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66-67页 |
·公共空间景观总体布局构思 | 第67-68页 |
·校园环境绿化景观特色创意分析 | 第68-80页 |
·校园景观空间塑造与创新 | 第68-69页 |
·校园景点设计创意分析 | 第69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80-82页 |
·结论 | 第80-81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81页 |
·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附录 | 第84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